[实用新型]光纤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3269.6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毅;彭英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光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N21/952;G01B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的检测技术,特别有关于一种光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周知,光纤是由两个光纤头之间串接光纤导线所构成,常见被应用在信号传输、光电传输等通信领域上。由于,光纤导线是经由光纤头而连结至所需传输信号的两个连接埠之间,因此,为了维持光纤导线在传输信号时的品质,光纤头需进行研磨加工,使光纤头表面保持平整光滑,但光纤头表面的研磨加工有时候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例如抛光不理想、有刮痕、表面或边缘破碎损伤等,会对光纤导线在进行传输信号时造成影响;因此,在光纤头在进行研磨加工之后,都需要进行检测作业,来维持光纤导线在进行传输信号时的品质。
目前,光纤的检测项目大致包含有三维影像检测、功率检测及端面检测等;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光纤的检测作业的前,要先清洗光纤头,以清除附着于光纤头表面的粉末,避免对光纤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上述的三维影像检测是用来检测光纤头是否在研磨的过程中发生表面或边缘破碎损伤的现象;功率检测是由光纤导线的其中一端(也就是光纤头)发射信号,在另一端接受信号,来测试光纤导线在传递信号时的功率,以得知光纤导线内是否发生有断点的现象;端面检测是用来检测光纤头的端面是否平整光滑。然而,目前光纤都是采取人工来进行上述检测,导致检测过于耗时,进而造成光纤研磨后的检测效率不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传统需仰赖人力检测光纤效率不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系在提供一种光纤检测装置,其技术手段包括:在一机台上布设一面状的输送线,该输送线导引多个载盘移动,所述多个载盘上定位有一光纤;其中,该输送线上间隔规划有一进料区站、一出料区站以及多个分布于进料区站与出料区站之间的检测区站,且该输送线呈U字形路径布设于机台上,所述多个检测区站间隔分布于该U字形路径的输送线上。
在进一步实施中,所述多个检测区站分别配置有一夹持器,该夹持器能夹取载盘上的光纤位移。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出料区站与检测区站之间配置有一不良品排出站。其中,该不良品排出站活动配置有一夹具,该夹具能夹取输送线上的载盘位移。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光纤包含一光纤导线,该光纤导线两端分别形成一光纤头,所述光纤头分别容置于一治具内,所述光纤头分别经由治具定位于载盘上。其中,所述载盘形成有两准座,所述治具分别经由定位部嵌置于准座,以定位所述光纤头于载盘上。所述光纤头朝同一方向定位于载盘上并沿输送线位移。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载盘上形成有至少一卡置孔,该载盘经由卡置孔定位于输送线上,该输送线能带动载盘位移。其中,该输送线上设有多个载台,所述载台形成有对应于卡置孔的至少一卡置部,所述多个载台经由卡置部嵌合于卡置孔而带动载盘位移。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输送线包含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输送器及一第二输送器,以及连接该第一输送器及第二输送器的一第三输送器,该第一输送器、第三输送器及第二输送器连接形成U字形路径布设于机台上。其中,所述多个载台分别设于第一输送器、第二输送器及第三输送器上。该第一输送器、第二输送器及第三输送器分别设有一水平驱动器及一垂直驱动器,所述多个载台经由水平驱动器及垂直驱动器带动而沿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移动。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输送线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能承载载盘的承架。其中所述载台水平移动的距离等于多个承架之间的距离。
在进一步实施中,所述多个检测区站依序包含一吹气清洁站、一擦拭清洁站、一三维影像检测站、一第一功率检测站、一第二功率检测站及一端面检测站。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吹气清洁站配置有用以清洁光纤头表面的一喷枪。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擦拭清洁站配置有用以清洁光纤头表面的一擦拭布。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三维影像检测站配置有用以检测光纤头表面的一影像检测器。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第一功率检测站配置有一第一信号发射器及一第一信号接收器,该第一信号发射器对光纤导线一端的光纤头发射信号,该第一信号接收器由光纤导线另一端的光纤头接收信号。其中,所述光纤头包含一第一光纤头及一第二光纤头,该第一信号发射器对第一光纤头发射信号,该第一信号接收器由第二光纤头接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光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光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