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3239.5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混凝土 配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属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检测工程桩的合格与否主要测试其承载力与完整性:承载力就是抵抗荷载的能力,完整性就是基桩本身有没有缺陷。承载力对大部分基桩通常指的都是竖向承载力,即基桩受到上部荷载时沉降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各种建筑构筑物最不利的就是超出范围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对于各种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基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即在检测基桩的桩头上方堆放配重块,然后观测沉降,只要沉降在相关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即承载力合格。桩基静载试验中所用的配重块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配重块,而现有技术中,各检测单位及建筑企业对配重块的设计都不样,由于混凝土配重块体积大、重量大,使得混凝土配重块在实际使用中搬运和摆放困难,且作业过程危险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便于混凝土配重块在实际使用中进行吊装搬运和摆放作业,使吊装作业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包括:混凝土基块和吊钩,所述吊钩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基块外部的钩吊部和位于所述混凝土基块内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竖直杆、水平杆和倒钩,所述竖直杆上端连接所述钩吊部,所述水平杆一端连接所述竖直杆下端,所述水平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倒钩。上述的竖直杆和水平杆相互配合的结构不仅有利于吊钩与混凝土基块的稳固连接,而且竖直杆和水平杆也可以作为混凝土基块的骨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基块的整体机械强度,此外,设置倒钩可以防止吊钩受到拉力时相对于混凝土基块发生滑移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凝土基块设置有吊装槽,所述吊钩的钩吊部位于所述吊装槽内。所述结构便于多个混凝土配重块相互叠加放置,避免了因为钩吊部凸起而导致的叠加不平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吊装槽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块的两侧,所述吊钩也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吊装槽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建筑施工场所沙石较多,容易落入到吊装槽中,使钩吊部发生堵塞,而上述对称设置于混凝土基块两侧的吊装槽仅具有3个侧壁,因此便于清理填塞在吊装槽内的沙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具有稳固且便于吊装作业的优点;而且吊钩与混凝土基块连接稳固,混凝土配重块叠加堆放平稳,提高了混凝土配重块的使用安全性;此外便于清理填塞在吊装槽内的沙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3、4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基桩检测用混凝土配重块,包括:混凝土基块(1)和吊钩(3),所述吊钩(3)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基块(1)外部的钩吊部(31)和位于所述混凝土基块(1)内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竖直杆(32)、水平杆(33)和倒钩(34),所述竖直杆(32)上端连接所述钩吊部(31),所述水平杆(33)一端连接所述竖直杆(32)下端,所述水平杆(33)另一端连接所述倒钩(34)。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基块(1)设置有吊装槽(2),所述吊钩(3)的钩吊部(31)位于所述吊装槽(2)内。所述吊装槽(2)为一个且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基块(1)的中心处,所述吊钩(3)设置于所述吊装槽(2)处。
具体地,所述混凝土基块(1)长度a为2000 mm、宽度b为800 mm、高度h为700 mm;所述吊装槽(2)的深L3为150 mm;所述吊钩(3)为直径16 mm的圆钢制成,钩吊部(31)高度为150 mm,固定部高度为450 mm。
具体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未经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机摇臂
- 下一篇:一种无线转向安全头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