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办公桌面非辐射谐振耦合无线供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2856.3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坤;叶劲平;公波;葛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信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办公 桌面 辐射 谐振 耦合 无线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办公桌供电系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采用非辐射电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的办公桌。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电子办公设备进化的十分迅速。我们在办公中用到的笔记本、打印机、传真机等都需要对其供电,手机以及ipad等都需要对其充电,但在现有条件下,为办公桌上的各种办公设备供电时,各种“理不清”的电源线、数据线困扰着我们的办公环境,而且越来越多的电源供电插座及随之增多的连线和繁琐的拔插,伴随着摩擦、磨损和裸露导线,很容易产生接触火花,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缩短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伴随着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无线供电系统的办公桌,通过驱动线圈桌面底板、非辐射磁耦合面板、防护板、穿线孔、入线插座、驱动电路、支架等构件的创新结合,实现对办公设备无线供电的目的。
基于办公桌面非辐射谐振耦合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驱动线圈桌面底板、非辐射磁耦合面板、防护板、穿线孔、入线插座、驱动电路、支架,所述驱动线圈桌面底板位于非辐射磁耦合面板下;所述非辐射磁耦合面板内部含有驱动线圈以及谐振器,且驱动线圈和谐振器相贴合;所述防护板位于非辐射磁耦合面板上方;所述穿线孔穿过驱动线圈桌面底板、非辐射磁耦合面板、防护板;所述入线插座固定在办公桌两端支架上,且入线插座通过走线槽走线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通过走线槽走线与驱动线圈桌面底板的驱动线圈相连接。
穿线孔位于桌面底板右侧。
走线槽位于支架之间。
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输入单元、EMI滤波器、桥式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振荡器、功率放大器、谐振滤波输出电路、驱动线圈以及微处理控制电路,
其中输入单元、EMI滤波器、桥式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振荡器、功率放大器、谐振滤波输出电路、驱动线圈依次连接;
所述输入单元、EMI滤波器通过节点和微处理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和微处理控制电路相连接;驱动线圈和微处理控制电路相连接。
所述支架之间固定有背板。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非辐射磁耦合面板内部含有发射器以及谐振器,通过发射器和谐振器与驱动电路的配合,可实现对办公电子设备的无线供电,没有多余的布线,使用方便,简洁美观,只需从入线插座引进市电即可。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源线、通讯线和匹配线相互缠绕、插头频繁插拔等引发的安全问题。
3、本实用新型整个桌面都可对其桌面上的办公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且其供电传输效率在75%以上。
4、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护板可以保证驱动线圈桌面底板和非辐射磁耦合面板破损,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辐射谐振耦合无线供电的办公桌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辐射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辐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驱动线圈桌面底板、2-非辐射磁耦合面板、3-防护板、4-穿线孔、5-入线插座、6-走线槽、7-驱动电路、8-背板、9-支架、11-输入单元、12-EMI滤波器、13-桥式整流电路、14-功率因数控制电路、15-振荡器、16-功率放大器、17-谐振滤波输出电路、18-驱动线圈、19-微处理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办公桌面非辐射谐振耦合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驱动线圈桌面底板1、非辐射磁耦合面板2、驱动电路7,所述驱动线圈桌面底板1位于非辐射磁耦合面板2下;所述非辐射磁耦合面板2内部含有驱动线圈18以及谐振器,且驱动线圈18和谐振器相贴合;所述驱动电路7与驱动线圈桌面底板1的驱动线圈18相连接。
防护板3位于非辐射磁耦合面板2上方。
所述穿线孔4穿过驱动线圈桌面底板1、非辐射磁耦合面板2、防护板3。
穿线孔4位于桌面底板1右侧。
所述入线插座5固定在办公桌两端支架9上,且入线插座5通过走线槽6走线与驱动电路7连接。
走线槽6位于支架9之间。
驱动电路7通过走线槽6与驱动线圈桌面底板1的驱动线圈18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电路7包括输入单元11、EMI滤波器12、桥式整流电路13、功率因数控制电路14、振荡器15、功率放大器16、谐振滤波输出电路17、驱动线圈18以及微处理控制电路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信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中信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2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三相电机的定子和密封涡旋式压缩机
- 下一篇:微电网模式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