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2600.2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董钢良;张凌云;范素民;任光耀;赵国军;肖观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B01D29/8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504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领域,尤其是涉及气压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是一种将固液分离常用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等各个领域。将混有溶液和沉淀物的料浆至于过滤器中,沉淀物被过滤器截留,而溶液则被过滤器过去排除。目前中国大部分化工生产中,从料浆中过滤获得产品的设备有:离心过滤机、真空盘式过滤机、板框式压滤机等。这些过滤设备均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化工行业中使用,其内部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不方便且制造成本高,无法满足小批量实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压力过滤器设备大、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内部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不方便且制造成本高、无法满足小批量过滤实验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气压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压过滤器,包括进气料接口、排水接口、上下贯通的料浆容置腔、设于所述料浆容置腔顶端的上盖、设于所述料浆容置腔底部的过滤装置以及将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料浆容置腔密封的下盖,所述进气料接口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料浆容置腔连通,所述排水接口通过所述下盖与所述料浆容置腔连通,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放置于所述下盖上的孔板以及设于所述孔板上的滤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中央还设有一与所述料浆容置腔连通的进口,所述进气料接口固定于所述进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料浆容置腔包括一圆柱形筒体、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上连接块以及设于所述筒体底部的下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均环绕所述筒体的两端外圆周面沿径向方向向外凸起分别形成上连接面和下连接面。
具体地,所述下盖具有一可容纳过滤液体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顶部设有沿所述中空腔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环绕所述中空腔体围合形成一环形连接块,所述环形连接块与所述料浆容置腔的下连接块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下盖的中空腔体的底部中央设有一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的出口,所述排水接口固定于所述出口处。
具体地,所述过滤装置的孔板设于所述环形连接块上,于所述环形连接块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孔板与所述环形连接块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通过孔板压紧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面上设有可供所述上盖固定的上固定孔,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上固定孔对应的上连接孔,所述上盖通过紧固螺栓锁紧于所述上连接面上。
具体地,所述上连接面上还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上盖与所述上连接面的贴合处还设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通过所述紧固螺栓锁紧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面上设有可供所述下盖固定的下固定孔,所述下盖的环形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下固定孔对应的下连接孔,所述下盖通过紧固螺栓锁紧于所述下连接面上。
具体地,所述下连接面上还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下盖的环形连接块与所述下连接面的贴合处还设有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通过所述紧固螺栓锁紧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压过滤器,主要应用于小批量过滤实验中使用,能够满足2000ml以下的料浆过滤使用,采用真空加压的方式从料浆中获得干燥的颗粒或粉体产品,其真空加压的压力控制在2KG以内,使得气压过滤器中的料浆充分脱水,加压后的液体通过过滤器排出,从而得到需要的干燥的料饼,该气压过滤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过滤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过滤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过滤器的全剖视图;
图中:100-气压过滤器 10-进气料接口 20-上盖 30-料浆容置腔
21-进口 22-上连接孔 23-上密封圈
31-圆柱形筒体 32-上连接块 33-下连接块
34-上连接面 341-上固定孔 342-第二环形凹槽
35-下连接面 351-下固定孔
40-过滤装置 41-孔板 42-滤布
50-下盖 51-中空腔体 52-出口
53-环形连接块 531-下连接孔 532-第一环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2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氧化铝微粉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