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压井落物抓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2201.6 | 申请日: | 2014-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虎;白彦平;张祥东;廖天平;王复员;史学武;张绍升;刘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1/12 | 分类号: | E21B31/12;E21B27/00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井落物 抓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压井落物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减压井用以降低作用在堤坝下游或是坝内覆盖层中的承压水头及渗透压力,以防止发生管涌与流土、沼泽化等现象的一种井管排渗设施,减压井容易被异物、淤泥堵塞,减压井运行期间,要定期检查、清理;对于淤泥堵塞减压井,目前普遍采用高压水管冲淤,对于大体积异物,目前只有依靠人工,但是人工排出异物费时费力,而且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减压井落物抓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压井落物抓取装置,它包括管体和抓取组件;
所述的抓取组件包括提升杆、至少三个连接杆和至少三个爪钩,提升杆设置在管体内,所述爪钩的上部铰接在管体下端,所述爪钩的中部与对应的连接杆一端铰接,对应连接杆另一端铰接在提升杆下端。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减压井落物抓取装置简称为本装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抓取组件的提升杆移动下垂,提升杆带动连接杆相对移动,进而带动至少三个爪钩沿管体下端向外张开,将本装置竖直放入减压井中,使减压井中的异物处于所有爪钩之间,向上拉动提升杆,爪钩在对应连接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提升杆方向聚拢,直至将异物抓牢,最后保持提升杆与管体的相对位置,整体提升本装置,将异物排出减压井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装置的管体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吊耳;所述的提升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吊耳;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吊耳可以与外部的吊绳配合,方便本装置的操作。
本装置的管体上端开口位置固定有导向管,提升杆套装在导向管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导向管防止提升杆在提升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
本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管体1和抓取组件。
管体1的上端口焊接有四个第一吊耳11,并且四个第一吊耳11沿管体1的上端口均匀圆周分布,管体1的上端口内还焊接有导向管12。
抓取组件包括提升杆2、四个连接杆4和四个爪钩3,提升杆2设置在管体1内,提升杆2的上部套装在导向管12内,提升杆2的长度大于管体1的长度,提升杆2上端焊接有第二吊耳21,每个爪钩3的上部分别铰接在管体1下端,每个爪钩3的中部与连接杆4一端铰接,连接杆4另一端铰接在提升杆2下端。
使用时,将第一吊绳5分别于管体1上端的四个第一吊耳11固定,第二吊绳6与提升杆2上端的第二吊耳21固定,控制第一吊绳5并且将本装置放入减压井内,此过程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抓取组件的提升杆2有向下运动趋势,提升杆2带动连接杆4相对移动,进而带动至少三个爪钩3沿管体1下端向外张开;使减压井中的异物处于所有爪钩3之间,向上拉动第二吊绳6,带动提升杆2向上移动,爪钩3在对应连接杆4的作用下向靠近提升杆2方向聚拢,直至将异物抓牢,最后保持提升杆2与管体1的相对位置,提升第一吊绳5,本装置将异物夹持并排除减压井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2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盘根更换盘根盒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送井和回收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