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触电告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2119.3 | 申请日: | 2014-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张勇;魏光;王海霞;李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触电 告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触电告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线路越来越密集的布设使人们误碰带电线路导致触电的危险大幅增加,而操作人员误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导致触电的事故也屡次发生,从而造成的设备损毁和人员伤亡不但给人们带来伤痛还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
伴随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成熟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应用,对电网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线路因其传输电力的特殊性,往往架设在人际罕至的偏远地区或在依附河流和公路走势沿途架设,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供电安全性,但因各种情况触电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其中因垂钓导致触电伤亡的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每逢垂钓活动旺盛的季节,河边总会聚集大批的垂钓爱好者,而绝大部分的河流两侧都会因地理原因架设有高压输电线路,因此当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若甩杆力度过大,使钓线缠绕至高压线路上,就会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目前,沿河架设的电力线路均标有“高压危险、禁止垂钓”的警示标志,但警示效果不大,仍有不少垂钓爱好者视若无物,因此每年都会有因垂钓导致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
同时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运行方式多种多样,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为电气设备检修带来了不小的危险和困难。以往进行电气设备检修时,会将所有设备停运并做安全措施处理,设备处于绝对无电状态下,基本不存在触电危险。但目前环网运行的线路越来越多,当一端设备出现问题,在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会采取环网方式供电,因此检修故障设备时,设备出口处是存在触电危险的。传统的安全措施局限于装设围栏,防止穿越,属于被动防护。当检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或麻痹大意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类似的情况,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时有发生。
虽然设立多个报警装置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很多报警装置布设混乱,甚至重复,没有统一的管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监控的盲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时综合管理,提高告警效率的智能防触电告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防触电告警系统,包括监控主站以及与监控主
站无线通讯连接的悬挂式告警器、吸附式告警器和站立式告警器;
所述监控主站包括服务器、无线通讯单元Ⅰ和显示屏;
所述悬挂式告警器包括顶部设置有绝缘夹子的筒体,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有被动红外探测器Ⅰ,筒体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用于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筒体内设置有控制单元Ⅰ以及与控制单元Ⅰ连接的GPS模块Ⅰ和喇叭Ⅰ,筒体上设置有喇叭口和与控制单元Ⅰ连接的闪光灯Ⅰ;
所述吸附式告警器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底部设置有磁铁,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单元Ⅱ以及与控制单元Ⅱ连接的被动红外探测器Ⅱ、无线摄像头Ⅰ、GPS模块Ⅱ、无线通讯单元Ⅱ、录音模块Ⅰ、喇叭Ⅱ和闪光灯Ⅱ;
所述站立式告警器包括不倒翁主体,所述不倒翁主体上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单元Ⅲ以及与控制单元Ⅲ连接的无线摄像头Ⅱ、GPS模块Ⅲ、无线通讯单元Ⅲ、录音模块Ⅱ、喇叭Ⅲ和闪光灯Ⅲ。
上述不倒翁主体表面贴有上防撞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给停留在高压线下的垂钓者、越过安全距离或靠近带电设备的人员和靠近断裂高压线的人员以警示,并且能够远程定位和监控,综合管理,提高了一定区域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总结构框图。
图2为悬挂式告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附式告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站立式告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绝缘夹子,3太阳能电池板,4闪光灯Ⅰ,5被动红外探测器Ⅰ,6喇叭Ⅰ,7绝缘外壳,8被动红外探测器Ⅱ,9闪光灯Ⅱ,10喇叭Ⅱ,11录音口,12不倒翁主体,13无线摄像头Ⅱ,14闪光灯Ⅲ,15防撞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防触电告警系统,包括监控主站以及与监控主
站无线通讯连接的悬挂式告警器、吸附式告警器和站立式告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2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搬运电子零件的自动送料机
- 下一篇:多用途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