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1808.2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崔翌萌;韦伟;岳忠海;邓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081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墙体 绿化 雨水 收集 浇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与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墙体绿化是近10多年来,因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土地供应紧张、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等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墙体绿化是对建筑墙体、围墙、桥柱、阳台、窗台等处进行垂面式绿化,是绿化思维从二维迈向三维空间的一次飞跃,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时至今日,在这项技术在各大城市被广泛推广的同时,一些配套技术还有待完善,比如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该装置通过对雨水的汇集、存储并反渗土壤,解决了墙体绿化对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这一问题,这不但减少了人工喷灌的成本,而且增加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城市排水负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其特点是,该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设置在墙体绿化装置与墙体之间,所述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包含:
雨水收集器,设置在墙体绿化装置的顶部;
储水箱,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器的下方,包含多级纵向排列的储水单元,各级所述储水单元分别设置在墙体绿化装置与墙体之间;
给水管,连接各级所述储水单元;
主排空管,通过多根支排空管连接各级所述储水单元的底部;
渗流管,连接各级所述储水单元及所述墙体绿化装置,用于将各级所述储水单元的水输送至所述墙体绿化装置;
多个固定部件,分别用以将各级所述储水单元与墙体绿化装置及墙体固定。
所述的雨水收集器包含汇水凹槽,所述汇水凹槽包含一对倾斜斜面,所述一对倾斜斜面的相交位置设置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正下方设置一浮球阀,当降雨时,雨水沿一对倾斜斜面向进水口流动,此时,浮球阀下沉,雨水沿进水口进入储水箱,当达到最高蓄水位时,浮球阀上升至进水口(32)的正下方,此时,停止蓄水。
进一步,所述的主排空管末端连接至市政排水系统,用以将所述各级储水单元的水排空至市政排水系统。
所述的支排空管设有手动阀门,用以打开或关闭储水单元与主排空管之间的排水通道。
所述的给水管在各级储水单元内的高度与最高蓄水位相同。
所述的给水管中或端部设有过滤材料或过滤装置。
所述的渗流管设置在储水单元中靠近墙体绿化装置的一侧。
所述的渗流管通过毛细水方式将水送至墙体绿化装置中植物的根部。
所述的渗流管中设有过滤材料或过滤装置。
所述的固定部件为三角形构件,其第一条边设置在储水单元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墙体绿化装置及墙体,第二条边固定在墙体上,第三条边连接所述第一条边及第二条边。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该装置设置在墙体绿化装置的顶部,并且位于墙体绿化装置与墙体之间,不会影响美观要求;设有雨水收集器,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人工浇灌的成本,经济环保;由于设有固定部件将储水单元、墙体绿化装置及墙体连接为一体,结构坚固,持久耐用;由于设有给水管,通过给水管可以逐级蓄水,均衡植物对水的需求量,并且也可以加入绿化所需营养液、肥料或其他化学试剂;由于设有排空管,当储水单元需要清洗时,可通过手动阀门放空存水,方便清洁,并且当雨水过多时也可以调节蓄水量,不至于土壤含水量过高;由于设有渗流管,可以持续不断地给墙体绿化装置中的植物根部进行灌溉,方便、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1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