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增强非开挖施工用高强度聚乙烯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1549.3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生;王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经纬集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增强 开挖 施工 强度 聚乙烯 管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钢增强非开挖施工用高强度聚乙烯管材。
背景技术
聚乙烯管材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耐腐蚀、柔韧性好、安全卫生、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推进,加之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聚乙烯管材在农村安全饮水、城镇供水及城镇燃气管网中被广泛使用,而绝大部分管道是埋于地下的,尤其是在需要穿越道路、建筑物、绿化带、农田、河流以及原有管网时,为了避免地面上原有的建筑以及设施被破坏,人们更多的选择了非开挖施工技术,这也对管材本身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所普遍采用的PE100和PE80给水管材,由于聚乙烯材料本身相对强度不高的特性,使得在采用非开挖施工时易被压扁或拉断,一次拖拉和顶进长度也受到限制,增加了施工成本。对聚乙烯材料进行增强改性虽然可以增加管材的强度,部分解决非开挖施工时易被压扁或拉断的问题,但由于聚乙烯材料本身硬度低,在非开挖施工时外表面容易被地下的石块等硬物划伤而留下安全隐患。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8221205.4公布了一种玻璃钢与高密度聚乙烯复合管,包括内层聚乙烯、外层玻璃钢和中间过渡粘合层,由于聚乙烯属于非极性材料,所以与粘合剂的附着力很差,这样聚乙烯层与粘合层、玻璃钢层的结合强度就比较低,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脱层现象。另外管材两段预留3~5cm不包玻璃钢作为焊接段,由于长度短玻璃钢补口面积太小受外力时容易脱落,而不得不增加补口玻璃钢的厚度,这样在非开挖施工时就会增加拖拉阻力,增加能耗,同时也给施工造成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钢增强非开挖施工用高强度聚乙烯管材,包括聚乙烯管材主体和外层玻璃钢增强防护层,所述玻璃钢增强防护层是在聚乙烯管材外缠绕玻璃纤维,然后涂覆含有石英砂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经固化而成,玻璃钢增强防护层的厚度为管材总厚度的10%~30%。
所述玻璃纤维和涂覆树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
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两端各预留5~7cm不加玻璃钢增强防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玻璃钢增强非开挖施工用高强度聚乙烯管材,采用加石英砂的玻璃钢作为增强防护层,提高了聚乙烯管材的刚度、耐磨性和耐划伤性能;由于聚乙烯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玻璃纤维直接缠绕在聚乙烯管材外表面,增加了与管材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力,提高了聚乙烯管材与玻璃钢增强防护层的结合强度。增加了管材两端用于焊接的不加玻璃钢增强防护层的长度,同时焊接后焊口的位置用玻璃纤维缠绕,这样就提高了焊口的强度,降低了补口玻璃钢的厚度,有利于安装与非开挖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乙烯管材主体;2、玻璃钢增强防护层;3、聚乙烯焊口;4、焊口玻璃钢层;21、玻璃纤维;22涂覆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钢增强非开挖施工用高强度聚乙烯管材,包括聚乙烯管材主体1和外层玻璃钢增强防护层2。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挤出、定型冷却后定长切割制成壁厚为20mm的聚乙烯管材主体1,然后在管材外壁缠绕玻璃纤维21,再用加入石英砂的环氧树脂作为涂覆树脂22涂覆在玻璃纤维21上,固化后形成厚度为3mm玻璃钢增强防护层2,聚乙烯管材主体1两端各预留6cm不加玻璃钢增强防护层。
将两段上述管材的聚乙烯主体1采用热熔焊接方式连接后,在聚乙烯焊口3的位置用玻璃纤维21缠绕完成后,再用加入石英砂的环氧树脂涂覆制成焊口玻璃钢层4。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在玻璃钢增强非开挖施工用高强度聚乙烯管材固化后的涂覆树脂22外面再缠绕玻璃纤维21,然后再用加入石英砂的环氧树脂作为涂覆树脂22涂覆在新缠绕的玻璃纤维21上,固化后形成厚度为5mm玻璃钢增强防护层2,包含两层玻璃纤维21和两层涂覆树脂22,其他同实施例一。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经纬集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经纬集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1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蚀防裂输油管道
- 下一篇:一种建筑排水用的止水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