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系统用三通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0977.4 | 申请日: | 2014-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孟祥伟;马成;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系统 三通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离合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系统用三通阀。
背景技术
离合系统均需要设置离合排气装置,用于维修时手动排出离合管路中的气体,防止管路中留有气体而导致离合系统功能故障。离合排气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集成在离合工作缸上,另一种是管路中串联一个单独的三通阀。三通阀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及排气口。目前的三通阀排气需通过松开及拧紧排气螺栓来完成。排气螺栓是侧面及中心带有流道的螺栓,该螺栓能够通过松开一段距离后放出液体,同时通过拧紧而将流道堵住的螺栓,较为复杂,而且需要借助螺栓拧紧工具。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为简单方便的三通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更为简单方便的适用于离合排气装置的三通阀,通过相互切换完成离合系统的排气,操作简单,无需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离合系统用三通阀,包括阀体和快插接头;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排气口;
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密封帽;所述进油口与快插接头配合;
所述快插接头为前细后粗的碶形中空结构,其较细的部位上设置有两圈凹槽,两个凹槽上各配合有一个O型圈,两个O型圈相同;凹槽的深度小于O型圈的直径;
所述进油口为与快插接头相配合的槽状结构,其较细端的槽壁上设置有两圈O型圈密封槽;其中与快插接头端部凹槽相配合的密封槽与排气口相通;
所述快插接头上两个凹槽的间距与进油口上两个密封槽的间距相等,每个凹槽与其相配合的密封槽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O型圈。
所述快接插头与出油口及之间的连接通道的中线为同一直线。
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快插接头上的凹槽与进油口的槽壁上的密封槽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半圆形。
所述密封帽设置在与阀体的排气口连接的排气螺栓的端部。
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排气口的下方,其中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使用排气螺栓进行排气的方式更改为快插接头位置切换的方式,实现了无需工具,随时随地即可进行排气工作,操作方便,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三通阀总成轴测图;
图2为三通阀总成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三通阀总成排气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1-排气螺栓密封帽 2-排气螺栓 3-三通阀本体 4-定位销5-快插接头 3.1-O型圈密封槽I 3.2-O型圈密封槽II 5.1-O型圈I 5.2-O型圈II
具体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关键术语定义
1)离合排气装置:用于维修时手动排出离合管路中的气体,防止管路中留有气体而导致离合系统功能故障。离合排气装置一般有2种,一种是集成在离合工作缸上,另外一种是管路中串联一个单独的三通阀。
2)三通阀: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及排气口的阀体。
3)快插接头:不需螺纹,通过“O型圈”进行密封,同时通过锁片进行固定的一种接头。
4)O型圈:一种截面为“O形”的密封圈。
5)排气螺栓:侧面及中心带有流道的螺栓,该螺栓能够通过松开一段距离后放出液体,同时通过拧紧而将流道堵住的螺栓。
6)空心螺栓:中心带有通孔的螺栓
本申请通过在三通阀内增加与快插接头相匹配的两个“O型圈密封槽”,通过快插接头在两个密封槽内的相互切换,让O型密封圈在两个密封槽内来回变化,从而完成离合系统的密封和排气,操作十分简单,无需工具。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合系统用三通阀,包括阀体3和快插接头5;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6、出油口7、排气口8和定位销4;定位销,可以保证三通阀精确安装和定位;进油口设置在排气口的下方,其中线相互垂直;排气口上设置有密封帽1,密封帽设置在与阀体的排气口连接的排气螺栓的端部;所述进油口与快插接头5配合;快接插头与出油口及之间的连接通道的中线为同一直线。
快插接头5为前细后粗的碶形中空结构,其较细的部位上设置有两圈凹槽,两个凹槽上各配合有一个O型圈(O型圈I5.1,O型圈II5.2);凹槽的深度小于O型圈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0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异形筒体用磨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产生模拟信号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