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称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138.0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红;杜卫华;王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市中瑞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3/14 | 分类号: | G01G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张海英 |
地址: | 067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称重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数字称重传感器通常采用8位或16位单片机处理信息,其运算速度和信息处理速度慢、输出数据单一,不能高质量实时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由于单片机的工作频率、运算速度、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管脚功能等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个仪表称重系统一般需要多个单片机组合才能完成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及控制等功能,从而造成仪表称重系统的结构复杂。
再有,现有数字称重传感器通常不采用在应用编程(IAP)技术,因此不能够实现传感器软件系统在线升级和远程升级,这导致数字称重传感器使用维护受限,不利于节约资源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维护方便、结构可靠且能够与称重仪表/上位机通讯连接的数字称重传感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字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贴附于所述弹性体上的电阻应变片和电源电路,所述电阻应变片依次连接检测电路、A/D模块和传输电缆,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A/D模块连接,所述A/D模块通过所述传输电缆与称重仪表/上位机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A/D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微控制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串行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传输电缆与称重仪表/上位机的信号端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为基于ARM内核32位微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具有IAP模块,所述串行接口电路为RS485接口电路。
优选的,所述A/D转换电路为∑-△快速A/D。
优选的,所述A/D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传输电缆为多芯屏蔽电缆,所述电源电路通过所述传输电缆与称重仪表/上位机的电源端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包括弹性元件和敏感梁,所述电阻应变片贴附于所述弹性元件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为全桥式等臂惠斯登电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称重传感器具有A/D模块,A/D模块可通过传输电缆与称重仪表/上位机通讯连接,以组成各种数字式电子秤,并且实现免加载标定,从而适应各种工业称重计量场合,使用维护方便,结构可靠;
(2)微控制器为基于ARM内核32位微控制器,且该微控制器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功能,能够实现在应用编程,采样快速准确、运算能力强、数据处理效率高、传输可靠、便于后期软件升级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字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体;11、弹性元件;12、敏感梁;2、电阻应变片;3、检测电路;4、A/D模块;41、信号调理电路;42、A/D转换电路;43、微控制器;44、串行接口电路;45、温度传感器;5、传输电缆;6、电源电路;7、称重仪表/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称重传感器,如图1所示,该数字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1、贴附于弹性体1上的电阻应变片2以及电源电路6。电阻应变片2依次连接检测电路3、A/D模块4和传输电缆5。电源电路6分别与检测电路3和A/D模块4连接,为检测电路3和A/D模块4供电。A/D模块4通过传输电缆5与称重仪表/上位机7通讯连接,以组成各种数字式电子秤,并且实现免加载标定,从而适应各种工业称重计量场合,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电源电路还通过传输电缆与称重仪表/上位机连接,为其工作供电,结构更加简单。
弹性体1包括弹性元件11和敏感梁12,其承受称重传感器所受的外力的同时产生高品质的应变场。电阻应变片2贴附于应变场弹性元件11上,其随着弹性元件11受力变形而变形,并导致电阻的改变。
检测电路3优选为全桥式等臂惠斯登电桥。
A/D模块4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41、A/D转换电路42、微控制器43以及串行接口电路44,信号调理电路41与检测电路3连接,串行接口电路44通过传输电缆5与称重仪表/上位机7的信号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市中瑞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承德市中瑞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消防车的车架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转向器的转向管柱中蜗轮的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