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高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029.9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2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庆华;王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余丽霞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型 转子 电动机 高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高端盖。
背景技术
高端盖作为中型绕线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零部件,起作用是为电机的轴承、轴承内外盖、刷握装置提供固定和支撑的位置。集电环套在轴上与电机同轴旋转,刷握装置固定在高端盖上。当水平放置和固定刷握装置时,若电机不放置在安装台架上面,则只能下蹲安装,劳动强度大。而且,当电机运转的时候,集电环铜环与碳刷摩擦所产生的粉尘容易在下面的刷块处产生堆积,下方的短接连线上也同样容易堆积粉尘,时间长了不便于清理,不利于散热的同时增加了电气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清理集电环铜环与碳刷摩擦所产生的粉尘、散热性好、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度的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高端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高端盖,包括高端盖本体,所述高端盖本体底部设置有排尘孔,所述高端盖本体顶部两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中心面与水平方向呈30°-60°夹角,所述观察窗的下边框下侧的高端盖本体上设置有进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尘孔下方设置有百叶窗式的排尘盖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高端盖本体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吊环螺栓,所述吊环螺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刷握装置之间的短接线的安装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在高端盖本体底部设置有排尘孔,排尘孔下方设置有百叶窗式的排尘盖板,既能保证集电环铜环与碳刷摩擦所产生的粉尘顺利排出,又加强了高端盖内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散热能力,降低了集电环和刷握装置的热量积累,利于散热,降低了电气隐患,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度。
本实用新型高端盖本体的上的观察窗,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装配或者拆卸刷握装置时均无需下蹲,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高端盖本体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吊环螺栓,其两旁分别增加两个安装固定孔,配合专用线夹,用于固定两侧刷握装置之间的短接线,使短接线由以前的悬垂自由状态调整为固定状态,减少刷架电气连接的风险隐患,增强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度,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端盖本体;2-排尘孔;3-观察窗;4-进线孔;5-排尘盖板;6-吊环螺栓;7-安装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中型绕线转子电动机高端盖,包括高端盖本体1,高端盖本体1底部设置有排尘孔2,高端盖本体1顶部两侧设置有观察窗3,观察窗3中心面与水平方向呈30°-60°夹角,这个夹角取45°较佳。观察窗3的下边框下侧的高端盖本体1上设置有进线孔4。排尘孔2下方设置有百叶窗式的排尘盖板5。高端盖本体1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吊环螺栓6,吊环螺栓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刷握装置之间的短接线的安装固定孔7。
两侧的观察窗3分别设置有至少6个固定孔,通过固定孔中的固定件使观察窗盖板与高端盖本体1贴合更严实,提高了防护等级。进线孔4设置在观察窗3下框边缘下方后,更便于高端盖本体1上的固定螺杆的装配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高端盖本体1底部设置排尘孔2,加强了高端盖内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散热能力,减少了粉尘在内腔的堆积,而且也提高了防护等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装置和转子外串电阻进线孔4在圆周上的安装位置,以及刷架连接电缆固定孔设置、观察窗3与高端盖本体1固定孔数量设置,方便安装刷架装置,降低了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减少刷架电气连接的隐患,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度,提高了电机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装配方便的优点。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