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500.2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戴隆盛;黄子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天线,尤其是指一种可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电子设备内设无线收发装置用以无线传输信号,因而天线常整合于其中。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天线的尺寸也越来越小,但对其性能的要求却有增无减。然而,传统的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F Antenna;PIFA)因对周围环境较为敏感,在小型化的趋势下,其性能受到限制。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天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的天线。
本实用新型天线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天线,其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接地部、自接地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一臂部及自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大致呈Z字型,包括自第一连接部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一横臂、自第一横臂沿竖直方向朝向接地部延伸的第一竖臂及自第一竖臂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二横臂,所述第一臂部与接地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臂部包括自第二连接部沿竖直方向远离接地部延伸的第二竖臂及自第二竖臂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三横臂,所述第三横臂与第二横臂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横臂位于第三横臂与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二竖臂的自由末端为信号馈入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接地部于纵长方向延伸设置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是自第一端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是自第二端先竖直向上延伸再水平延伸设置且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凹部与第一间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横臂、第二横臂与接地部互相平行,第一竖臂与接地部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三横臂与接地部互相平行,第二竖臂与接地部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天线还包括连接于天线本体上的馈线,所述馈线具有芯线和围绕于芯线外围的编织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芯线连接于第二竖臂的自由末端形成信号馈入点,所述编织层连接于接地部上形成接地馈入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接地部、第一连接部、第一臂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臂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天线工作于低频频段的第一臂部的第二横臂位于工作于高频频段的第二臂部的第三横臂与接地部之间,缩短了整个天线本体的长度,可满足小型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天线100于纵长方向延伸设置,包括天线本体3以及连接于天线本体3上的馈线1和金属箔2。所述天线本体3包括接地部30、自接地部30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自第一连接部31延伸的第一臂部34及自第二连接部32延伸的第二臂部33。
所述接地部30于纵长方向延伸设置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所述第一连接部31是自第一端301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32是自第二端302先竖直向上延伸再水平延伸设置且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部320和第二凹部321。第一臂部34大致呈Z字型,包括自第一连接部31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连接部32延伸的第一横臂340、自第一横臂340沿竖直方向朝向接地部30延伸的第一竖臂341及自第一竖臂341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连接部32延伸的第二横臂342。第一臂部34与接地部3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5。第二凹部321与第一间隙35连通。第一横臂340、第二横臂342与接地部30互相平行。第一竖臂341与接地部30垂直设置。第二臂部33包括自第二连接部32沿竖直方向远离接地部30延伸的第二竖臂331及自第二竖臂331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连接部31延伸的第三横臂330。第三横臂330与第二横臂34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36。第三横臂330与接地部30互相平行。第二竖臂331与接地部30垂直设置。第二横臂342位于第三横臂330与接地部30之间且与第三横臂330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蓝牙锂电池卷绕机的极片插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增益矩形单极化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