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48344.X | 申请日: | 2014-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张小军;陈雪昌;李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A01K7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拽式 底栖生物 采集 装置 | ||
1.一种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拖网箱(1),固定锚(3)及设置在船体上的绞车;该绞车包括车架,可转动设置在车架上的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设置在车架上用于驱动第一卷筒转动的第一转动装置,卷绕在第一卷筒上的拖拽绳(2),设置在车架上用于驱动第二卷筒转动的第二转动装置及卷绕在第二卷筒上的下放绳(4);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第一卷筒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第二卷筒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相连接;所述拖拽绳的自由端固定在拖网箱上;所述下放绳的自由端固定在固定锚上,所述固定锚包括锚爪及锚杆,且锚杆顶部设有导向环(31),所述拖拽绳穿过导向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拖网箱为端部开口的V形拖网箱,V形拖网箱的端部开口构成采集入口(12),所述拖拽绳的自由端固定在靠近采集入口的V形箱体框架上;V形拖网箱的四个侧面由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及两个相交呈V形的第二侧面构成,V形拖网箱包括构成V形拖网箱骨架的V形箱体框架(101)及构成V形拖网箱的四个侧面的网状隔层(102);所述V形拖网箱底部的V形箱体框架上设有平衡杆(10),且平衡杆与V形拖网箱的第一侧面相垂直;所述拖网箱的两第二侧面由采集入口往外延伸,并形成两块平行的端盖导板(13),且两端盖导板与平衡杆相垂直;两端盖导板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平行并贯穿端盖导板的第一及第二导槽(14、15),且第一导槽位于采集入口与第二导槽之间,所述第一及第二导槽内分别可滑动的设有盖板(7),两盖板的宽度小于第一导槽的长度并大于等于1/2的第一导槽长度,且两盖板封遮所述的采集入口,两盖板与拖网箱之间分别设有自动开闭盖板机构(8),所述自动开闭盖板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侧面上的两根与第一导槽相平行的推杆(81),分别设置在两推杆端部并与平衡杆相平行的压杆(82),分别设置在两压杆上、并与推杆相平行的导杆(84),套设在两导杆上的导向套(86)及设置在两导杆上的限位块(841);所述两推杆位于两压杆之间,所述拖网箱位于两导杆之间,所述两导向套固定在拖网箱上,所述两导杆上、位于压杆与导向套之间分别设有可使限位块抵靠在导向套上的复位弹簧(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V形拖网箱的两第二侧面上的网状隔层均由设置在V形箱体框架上的第二栅格状防护隔层与设置在第二栅格状防护隔层内侧的过滤网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当限位块抵靠在导向套上时,所述的推杆位于采集入口外侧,且推杆的长度等于1/2的第一导槽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两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压杆避让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拖拽式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及减速器,且该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设有制动器,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一卷筒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及减速器,且该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设有制动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二卷筒的转轴之间通过所述的第二离合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3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绝缘油检测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起重机载荷的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