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螃蟹单体框养的饵料投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325.7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柳丽;王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螃蟹 单体 饵料 投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螃蟹的喂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螃蟹单体框养的饵料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螃蟹的养殖一般在池塘或河流等大面积区域,以大范围放养的形式进行。但是这种养殖方式会出现螃蟹逃逸、蜕壳时互相残杀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的螃蟹养殖研究者提出了单体框养的新型养殖方式。但是目前在采用单体框养这种养殖方式时,螃蟹的饵料普遍使用人工投喂,这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劳动成本;另一方面,投喂动作长时间的简单重复,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多投饵料而为避免腐烂需要再次捡出等问题,无法保证饵料的定量投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饵料的自动定量投放、节省劳力的用于螃蟹单体框养的饵料投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螃蟹单体框养的饵料投喂装置,包括箱体、漏斗和设置在所述的漏斗上的进料机构,所述的漏斗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箱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定量分料投料机构,所述的定量分料投料机构包括转盘、第一电机和上端开口的内箱体,所述的内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的进料机构的下方,所述的转盘安装在所述的内箱体中,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箱体上且驱动轴与所述的转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盘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叶片,所述的叶片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的切割方向与所述的进料机构的落料方向相垂直,所述的内箱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的箱体的底部对应所述的下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的内箱体中轴接有上、下两个橡皮刷,所述的橡皮刷位于所述的下料口的上方,当所述的叶片转到所述的下料口的上方时,两个所述的橡皮刷分别位于所述的叶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与其中一个橡皮刷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橡皮刷通过齿轮传动组件带动。
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托盘和螺杆,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漏斗固定安装在所述的进料口上,所述的螺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的漏斗内,所述的螺杆的下端一体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与所述的进料口密封配合,所述的连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漏斗相连通的进料槽,所述的连接头的下端面上设置有L型的卡槽,所述的箱体内固定设置有中间支架,所述的托盘轴接在所述的中间支架上,所述的托盘上一体设置有“┓”形状的卡脚,所述的卡脚伸入所述的卡槽中且旋转后定位,所述的托盘的下端伸入所述的内箱体中,所述的托盘内设置有竖直的且分别与所述的进料槽和所述的内箱体相连通的落料孔,所述的刀片的切割方向与所述的落料孔的落料方向相垂直,所述的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箱体上,所述的第三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的托盘上一体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第一电机和所述的第三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所述的漏斗的下端一体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的连接环上设置有L型的连接孔,所述的箱体的上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形状的连接脚,所述的连接脚伸入所述的连接孔中且旋转后定位。
所述的转盘圆周面上一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所述的叶片沿所述的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装置中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定量分料投料机构,当将饵料通过进料装置挤到定量分料投料机构中后,通过刀片和叶片的相互作用实现了饵料的定量分料,然后通过叶片的转动将饵料推入下料口并落到养殖有螃蟹的单体框中,实现了饵料的自动定量投放,保证了喂料的精确性,大大节省了劳力;此外,由于漏斗与箱体的连接方式、螺杆与托盘的连接方式均为插接后旋转定位,使得其拆装和清洗方便可靠,且整个装置的结构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中间支架以下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斗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 下一篇:割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