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276.7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宪峰;张景利;许福胜;黄晓磊;袁胜芳;付梦月;鲍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1/04 | 分类号: | C01G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冷冻 捕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捕集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捕集六氟化钨气体的冷冻捕集器
背景技术
六氟化钨(WF6)气体通常是以氟气或三氟化氮作氟化剂,在高温条件下与钨粉反应制备。反应器采用固定床、流化床及立式氟化反应炉等形式。由于反应热的存在,生成的六氟化钨通常在500度以上,由反应器出口进入产品收集器。六氟化钨收集大多采用冷凝液化方式收集,不采用低温固化收集方式,其原因是冷冻固化收集容易造成捕集器堵塞。
由于六氟化钨的熔点2.3℃,沸点17.2℃,三相点2.0℃,其液相区间较窄(2.3~17.2℃),因此欲保证较高的冷凝收集率,在换热推动力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很大的换热面积,导致设备造价昂贵,操作复杂。
冷凝液化方式收集六氟化钨,存在气液共存状态,导致部分未液化的六氟化钨气体随气流排出,难以达到较高的收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克服现有捕集器的缺陷,提高六氟化钨收集效率,避免捕集器堵塞,同时减少污染性气体六氟化钨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包括筒体、控温夹套、圆形隔板、中心冷液管、进气口、出气口、产品出口、中心管冷液进口、中心管冷液出口;进气口、出气口设于筒体顶部,分别位于两端,产品出口设在筒体底部,位于进气口下方;控温夹套在筒体外部,圆形隔板在筒体内部;中心冷液管穿越筒体和圆形隔板中心;所述圆形隔板分为中孔隔板和边孔隔板,依次交错穿列在中心冷液管上,第一片先穿入边孔隔 板,第二片穿入中孔隔板,第三片穿入边孔隔板,依次类推;第一片圆形隔板距端头的距离大于第一片和第二片的间距,从进气口到出气口方向,圆形隔板间距依次递减,隔板与中心冷液管间紧密配合,圆形隔板靠近筒体底部有导流槽。
所述圆形隔板中心有孔,用于穿插中心冷液管,中心孔周围还有设计有孔,称为边孔,用于气体穿越,依据边孔距离中心孔的相对距离,圆形隔板分为中孔隔板和边孔隔板两种,边孔距离中心孔较近而距边缘较远者称为中孔隔板,如图2(a)所示,边孔边距离中心孔较远而距离边缘较近者称为边孔隔板,如图2(b)所示,圆形隔板底部开有导流槽,如图1所示的圆缺形沟槽,以便液体流出。每片圆形隔板上边孔个数不做特别限定。
为读取温度方便,前述的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可在筒体顶部靠近出气口一端分别设计温度表、压力显示表。
前述依次交错穿入若干两种形式的圆形隔板,隔板间距可均匀递减,也可不均匀递减。对隔板间距不做限定。举例说明筒体长度和隔板序数可以有以下关系但不限于此关系:
如以L表示筒体长度,单位毫米,n表示隔板序数,则第n片与第n+1片圆形隔板间距依次为kL-2n毫米,k为由设备尺寸系数,当筒体长度为1米时,k可取0.1,即第n片与第n+1片圆形隔板间距依次为100-2n毫米;当筒体长度为3米时,k可取0.05,即第n片与第n+1片圆形隔板间距依次为150-2n毫米;当筒体长度为10米时,k可取0.03,即第n片与第n+1片圆形隔板间距依次为300-2n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为拆卸方便,所述筒体两端两端以带中心孔的法兰进行密封,中心冷液管两端设置外螺纹,穿入法兰中心孔,由紧固螺母压紧聚四氟乙烯垫片密封。
本实用新型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的使用方法是:
将六氟化钨通过进气口通入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控温夹套及中心冷液管内走冷液,冷液温度控制在-15~-85℃;六氟化钨气体在依次通过边孔隔板、中 孔隔板过程中冷冻固化;待捕集器捕集饱和,停止冷液的循环流动,使六氟化钨冷冻捕集器自然升温,当固体六氟化钨产品熔化为液态时,由产品出口将产品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捕集器显著提高了六氟化钨冷冻捕集率,捕集收率可达98%以上,独特的隔板形式及合理的排列方式避免了捕集器堵塞;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捕集器所有隔板对于筒体来说是内翅片、对于中心冷液管来说是外翅片,这样使得较小的设备拥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极大提高了换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捕集器通过端头改进,解决了常规捕集器结构复杂,拆检困难等问题,该设备内部所有隔板均固定在中心冷液管之上,中心冷液管与筒体之间采用活套法兰连接,隔板连同中心冷液管可以整体抽出,便于设备拆检维修及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气浮池
- 下一篇:一种颗粒状氟化锂的合成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