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钢梁下吊钩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052.6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浩;张陈丽;刘晶;赵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E04B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吊钩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钢梁下较大吊重量吊钩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造型及功能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及实现功能的多样化也越来越被关注,因此,轻型钢结构厂房中越来越多地布置设备夹层,并在该夹层中放置重量较大的机器设备,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钢结构厂房局部的较高层高,又实现了暖通、电气等较大设备与设备终端之间距离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厂房的运转成本。通常这些设备的进厂安装都在厂房整体施工结束完毕之后进行,由此提出了较大重量吊钩的要求。常见的型钢梁下吊钩连接时仅在钢梁下翼缘穿孔,吊钩穿入孔洞后采用焊接或螺帽的固定方式,此种连接的吊重能力有限,同时又对钢梁下翼缘产生了较大的集中应力,降低了构件的安全储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型钢梁下吊钩梁的连接结构,避免应力集中,增加吊重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钢梁下吊钩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下翼缘及腹板的钢梁、设置在下翼缘及腹板间的加劲肋和吊钩,其特征是,所述吊钩具有一弯折的U型段和沿U型段两端分别水平向外延伸的水平段,其中水平段穿过加劲肋与钢梁下翼缘及腹板之间的孔洞,焊接在钢梁上。
水平段与钢梁下翼缘之间通过双面角焊缝焊接在一起。
在钢梁腹板两侧贴近腹板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吊钩。
吊钩为非冷加工HPB235钢筋吊钩。
所述加劲肋与钢梁的下翼缘及腹板相连接的尖角部切角。
所述加劲肋与钢梁的下翼缘及腹板焊接后,在所述切角处形成所述孔洞。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吊钩通过水平段与钢梁下翼缘通过双面角焊缝焊接,该连接方式能够减小钢梁下翼缘局部应力集中,使应力分布更趋于均匀,同时保证较大拉力的可靠传递,增加了吊重能力,提高了吊钩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型钢梁下吊钩大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及工地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及工地的条件。
如图1所示,吊钩1具有一弯折的U型段和沿U型段两端分别水平向外延伸的水平段。吊钩1弯折后,其中的水平段穿过加劲肋2与钢梁3下翼缘31及腹板32之间的孔洞,水平段与钢梁3下翼缘31之间通过双面角焊缝焊接连接在一起。
在钢梁3腹板32两侧贴近腹板32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吊钩1。
吊钩1为非冷加工HPB235钢筋吊钩,通过与钢梁3下翼缘31之间的双面角焊缝均匀传递拉力。吊钩1钢梁3下翼缘31之间连接的焊缝长度X可根据吊钩所承担的拉力由计算确定。HPB235吊钩1的直径与吊钩截面承受的拉力也可根据所吊重量计算。该连接方式能够减小钢梁下翼缘局部应力集中,使应力分布更趋于均匀,同时保证较大拉力的可靠传递。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安装制作过程为:
安装制作时先将吊钩1穿过孔洞安装到位,随后焊接已切角的钢梁加劲肋2,最后实施吊钩1弯折的水平段与钢梁3下翼缘31之间的焊接,并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检查焊缝质量,确保不存在焊缝缺陷。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单向旋转起重滑车
- 下一篇:一种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吊装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