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防砂卡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049.4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梁政;郝惠山;魏秦文;邓雄;张梁;赵广慧;叶哲伟;肖仕红;田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防砂卡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行业中的采油作业,对稠油井、产液低、含水高的井适应性很强的旋流防砂卡抽油泵。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采强度的增大,油井出砂问题越来越严重,砂卡柱塞及砂磨柱塞成为抽油泵失效的主要形式。为了防止砂卡,采油中使用滤砂管或者螺杆泵防砂,但是滤砂管的进油口比较小,受到的阻力大,不适用于高含腊及稠油井;螺杆泵的扬程低、排量小,只适用于浅层、低产井。所以,设计一种既能防砂卡,又能适用于多种井况的抽油泵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旋流器和防砂卡抽油泵的特点,提供一种旋流防砂卡抽油泵。油液通过切向进口进入抽油泵下部的旋流器,砂子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旋转抛出,沉到沉砂管中,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除砂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流防砂卡抽油泵,是由抽油杆、油管接箍、抽油杆接箍、柱塞上部出油阀罩、游动阀、泵筒、连接短节、泄油器、固定阀阀罩、固定阀、旋流器溢流管接头、旋流器切向进油口、旋流器、沉砂管和丝堵组成,其特征是:抽油杆下端与抽油杆接箍用螺纹连接,抽油杆接箍下端螺纹连接柱塞上部出油阀罩;在柱塞上段安装上游动阀,在柱塞下段安装下游动阀,上、下两个游动阀与柱塞均用螺纹连接;油管接箍的下端与泵筒的上端螺纹连接,泵筒的下端与连接短节螺纹连接,连接短节下端与固定阀阀罩上端螺纹连接,固定阀阀罩下端与旋流器溢流管接头螺纹连接;旋流器的下端连接沉砂管,沉砂管的端头与丝堵螺纹连接;泄油器安装在连接短节内下部,与连接短节螺纹连接。
上述的旋流器安装在固定阀的下端;旋流器上安装有旋流器切向进油口;旋流器位于抽油泵的下部,使油流首先进行旋转离心作用,提高了出砂能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防砂效果明显,便于维修保养,结构简单,适用于产液低、出砂高及稠油井石油开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流防砂卡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旋流器切向进油口A-A剖视图。
图中:1.抽油杆,2.油管接箍,3.抽油杆接箍,4.柱塞上部出油阀罩,5.柱塞,6.上游动阀,7.泵筒,8.下游动阀,9.连接短节,10.泄油器,11.固定阀阀罩,12.固定阀,13.旋 流器溢流管接头,14.旋流器切向进油口,15.旋流器,16.沉砂管,17.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作具体说明:
按照附图所示将各零部件组装好,然后下井;当工具到达预定采油位置时,开启井上的动力装置,带动抽油杆做上下的往复运动;当抽油杆1向上运动时,带动柱塞5做上冲程运动,下游动阀8与固定阀12之间形成负压腔,井中的油液通过旋流器切向进油口14进入旋流器15;抽油杆1向下运动时,带动柱塞5做下冲程运动,下游动阀8与固定阀12之间的油液压力增大,油液推开下游动阀8与上游动阀6的阀芯,沿柱塞上部出油阀罩4上部的环空,转移到泵筒7上部;抽油杆1再次向上运动时,上游动阀6与下游动阀8关闭,油液沿油管接箍2的油流通道,提升至油管。井中的油液通过旋流器切向进油口14进入旋流器15上腔后,由于油液做旋转流动,使砂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旋转抛出,沉到与旋流器15连接的沉砂管16内,从而达到了防止砂卡的目的。检泵时,用投棒剪断泄油器10嘴子,实现泄油。泵停止工作后,将工具从井中提出,取下丝堵17,即可倒出砂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清洗机泵头的油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