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7937.4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伟;李之良;周利军;谭建伦;董骁健;李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2 | 分类号: | B29C47/22;B29C4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多层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吹塑薄膜是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吹膜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的设备,其主要工作流程为:物料先由挤塑机塑化后,经过模具挤成圆筒形膜泡,然后经过风环和水环冷却,再经过稳定、折叠、压扁过程后导入牵引辊进行夹紧,最后由收卷机收卷后,制得具有较好强度、韧性、开口性、防潮性、透明性和热塑性等性能的薄膜制品。
模具是产生膜泡的设备,其性能直接决定着膜的质量。而现有技术中,每组共挤模具只能挤出一种膜泡厚度的薄膜,因此,生产过程中,要生产不同膜泡厚度的薄膜,就需要停车,进行模具的更换,这种操作方式费时费力,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从而影响生产效率,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层共挤模具,该共挤模具可以方便的调节膜泡的厚度,实现同一模具可以生产不同膜泡厚度的薄膜。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多层共挤模具包括芯模、至少两个内模和至少两个外模,芯模、内模和外模形成至少两层物料通道,各层物料通道与物料叠加通道相通,所述物料叠加通道的出口端沿芯模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有膜泡厚度调整机构。
上述膜泡厚度调整机构包括沿物料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模具终端外模和厚度调整模,所述厚度调整模沿芯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成至少两段子模,所述模具终端外模上设置有与子模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径向调整螺丝。
上述模具终端外模上与厚度调整模的相对端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厚度调整模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起,且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之间沿芯模的径向留有间隙。
上述模具终端外模上设置有径向安装孔,径向调整螺丝安装在该径向安装孔内。
上述内模和外模形成两层、三层、四层或五层物料通道。
上述模具终端外模的上方设置有外底模。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多层共挤模具中,物料叠加通道的出口端沿芯模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有膜泡厚度调整机构,通过膜泡厚度调整机构调节物料叠加通道出口端的流道间隙,从而达到调节膜泡厚度的目的,实现了在不更换模具的情况下,可以制得不同膜泡厚度的薄膜,保证了薄膜的厚度均匀性,更好地提高挤出膜的质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点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层物料通道,2-第二层物料通道,3-第三层物料通道,4-第四层物料通道,5-第五层物料通道,6-外底模,7-模具终端外模,8-厚度调整模,9-径向调整螺丝,10-物料叠加通道,11-五层外模,12-五层内模,13-四层外模,14-四层内模,15-三层外模,16-三层内模,17-二层外模,18-二层内模,19-一层外模,20-芯模,21-定位凹槽,22-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多层共挤模具,如图所示,它包括芯模20、至少两个内模和至少两个外模,芯模20、内模和外模形成至少两层物料通道,如内模和外模可以形成两层、三层、四层或五层物料通道,实现两层、三层、四层或五层物料共挤,各层物料通道与物料叠加通道10相通,使各层物料最后叠加在一起。所述物料叠加通道10的出口端沿芯模20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有膜泡厚度调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7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口型易调节的橡胶挤出机机头
- 下一篇:二次加热的共挤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