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7786.2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陆;苏明周;孙建运;石韵;刘康;李旭东;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白云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合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连肢墙,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混合连肢墙。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结构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与城市用地逐渐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而连肢墙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以往实测资料,连肢墙体系既继承了单纯剪力墙工程造价低廉、抗侧刚度大等优点,又体现出了在强震作用下连梁屈服耗能、减少大量裂缝集中于墙体底部,以降低震后修复成本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限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传统混凝土连梁往往很难满足截面抗剪需求,给设计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项目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作业量大、而且需要大量的模板和临时支撑,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合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连肢墙现场作业量大、产生的建筑垃圾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提高连肢墙抗震性能、方便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包括分别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连接的墙单元,其中竖直方向上连接的墙单元之间设有楼板,所述墙单元包括混凝土墙体、分别竖立于混凝土墙体内部两端的钢柱以及位于混凝土墙体内部的钢筋骨架;所述钢柱的上下两端均超出混凝土墙体,位于混凝土墙体内的两根钢柱的上端沿混凝土墙体的长度方向分别相向连接有非消能短梁,所述非消能短梁的另一端超出混凝土墙体;所述钢柱和非消能短梁上均固定有抗剪栓钉。
水平方向上的左、右墙单元之间通过消能梁连接,所述消能梁上固定有抗剪栓钉,消能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墙单元的非消能短梁固定连接。
竖直方向上的上、下墙单元之间通过钢柱和钢筋骨架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上下墙单元之间的钢柱对接固定并浇筑在楼板内部。
所述墙单元的混凝土墙体上下左右四面中的一面或者多面为粗糙面或者在水平方向开有键槽。
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连接在钢柱之间的水平钢筋、与水平钢筋垂直连接的竖直钢筋和连接在竖直钢筋之间的拉结筋。
所述上下墙单元之间的竖直钢筋通过钢筋套筒浆锚连接件对应连接。
所述钢柱的上下两端超出混凝土墙体边缘的长度均为楼板厚度的一半。
所述楼板为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或者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
所述墙单元的混凝土墙体的高度与楼板的高度之和与楼层高度一致。
所述非消能短梁非消能短梁超出混凝土墙体边缘的长度范围是5厘米~30厘米,非消能短梁与消能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焊接连接或者是螺栓与焊接混合方式连接。
所述钢柱、非消能短梁和消能梁均为H型钢或者组合工字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连肢墙施工效率低、抗震性能差的缺点,解决了减少建筑垃圾、方便运输施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是采用装配式组合结构,主要用于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体系,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进行力学分析,验证其结构的可靠性,能够保证整个体系在地震高烈度地区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抗连续倒塌能力,与传统连肢墙结构相比,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且方便运输:首先,与混凝土连梁相比,钢梁的剪切屈服耗能性能优于混凝土梁梁端塑性铰耗能,且前者剪切屈服耗能变形小,强震作用下,抗连续倒塌能力强;其次,用带钢柱的边缘约束构件替代钢筋混凝土边缘约束构件,强震作用下,可以增强墙体的延伸性,延缓裂缝的开展,便于震后墙体修复;再次,用带钢柱的边缘约束构件替代钢筋混凝土边缘约束构件,减少了钢筋的绑扎,且将墙体拆分归类成标准件墙单元,便于工厂批量制作,而且拆分归类后的墙单元体积不大,运输方便快捷;最后,由于墙单元的制作工序基本是在工厂预制完成的,可以把有效的现场监督集中于墙单元之间的连接上,工程建造质量便于监督掌握,更容易保证了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7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长转换装置及其相关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保护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