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7421.X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密封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车门密封条常出现雨水从卡接部位渗入和关门过程中车门密封条出现异响等问题。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一般是密封条卡接不牢和底部密封不严。国内较常采用以下方式解决此类问题:相关区域采用双面胶带粘接和车门密封条断面底部完全重新设计。双面胶带粘接的方法增加了装车难度,并且治标不治本,仍存在问题隐患。断面底部完全重新设计的方法的成本较高,并且验证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断面底部的密封效果,防止雨水渗入,并可以避免出现关门异响的车门密封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密封条包含两种基本断面:上部断面和下部断面;上部断面应用于侧围和上窗框配合的上部密封段;下部断面应用于侧围和车门内板配合的底部密封段及侧围和车门内板配合的两侧密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密封段处的上部断面在与窗框配合的底部带有唇边。
所述底部密封段和两侧密封段的下部断面在与车门内板配合的底部上带有三处突起。
所述上部密封段为发泡橡胶密封段,其泡沫密度为0.5~0.8g/cm3。
所述底部密封段和两侧密封段为发泡橡胶密封段,其泡沫密度为0.45~0.85g/cm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上部密封段处的上部断面在与窗框配合的底部带有唇边,可以保证卡接牢固,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密封条窜动,避免出现关门异音和雨水渗入。
2、底部密封段和两侧密封段的下部断面在与车门内板配合的底部上增加两处突起,可以保证断面底部的密封效果,防止雨水渗入。
3、上部密封段处的上部断面的泡沫密度从0.6~0.9g/cm3调整为0.5~0.8g/cm3,底部密封段和两侧密封段的下部断面的泡沫密度从0.6~0.95g/cm3调整为0.45~0.85g/cm3,以保证密封力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关门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车门密封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为现有技术的车门密封条A-A断面示意图(上部断面)、B-B断面示意图(下部断面)。
图3为图2b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4a、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密封条A-A断面示意图(上部断面)、B-B断面示意图(下部断面)。
图5为图4a的J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b的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a、图2b所示,车门密封条包括与侧围5和窗框6配合的上部密封段1、与侧围5和车门内板7配合的底部密封段2及与侧围5和车门内板7配合的两侧密封段3、4。
如图2a所示,上部密封段1的断面底部11为弧线形。
如图2b和图3所示,底部密封段2和两侧密封段3、4的断面底部21为直线形,其上带有一个突起211。
如图4a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车门密封条,在上部密封段1的断面底部11增加了一个唇边111。
如图4b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车门密封条,底部密封段2和两侧密封段3、4的断面底部21增加了两个突起212、213。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车门密封条,上部密封段1采用的发泡橡胶的发泡密度从(0.6~0.9)g/cm3调整为(0.5~0.8)g/cm3,底部密封段2和两侧密封段3、4采用的发泡橡胶的发泡密度从(0.6~0.95)g/cm3调整为(0.45~0.85)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7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滤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汽车车门玻璃压条端部的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