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梯度和冰层厚度的在线自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6633.6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琴;龙欣;白云华;秦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B2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梯度 冰层 厚度 在线 自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梯度和冰层厚度的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属水文监测、冰凌灾害预警预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北方地区,冬季河流、湖泊中会产生结冰现象,由于冬季寒冷程度的增加,冰水温度会降低,冰层厚度会增加,常会在冬、春季冰层融化时在河流中引发冰凌灾害,给水工结构物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常会造成重大威胁。
如何掌握河流、湖泊的温度梯度和冰层厚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主要通过气象站监测空气温度,通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方法监测冰层厚度,例如接触式的人工凿冰观测法和热电阻法,人工凿冰观测法和热电阻法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非接触式监测主要通过遥感、雷达和声纳技术实现监测,遥感技术适应于对大面积结冰区域的观测,遥感卫星数据得到的冰层厚度数据与冰层真实厚度相差较大;雷达和声纳检测仪器价格昂贵,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广泛应用;以上监测技术均存在弊端和不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采用微计算机信息摄取技术,采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冰情信息,采用GPRS通讯进行信息传输,光伏电源供电,计算机程序处理温度和冰层信息,对湖泊、河流的水温、冰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监测,并进行预测预报,以大幅度提高温度梯度和冰层厚度监测的准确性,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在线监测。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电控箱、显示屏、指示灯、电源开关、冰上温度信息控制器、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信息控制器、冰下温度信息控制器、电路板、控制电路、蓄电池箱、光伏电池板、屏蔽电缆、电源接线盒、传感信息接线盒、GPRS发射天线、温度传感器阵列板、冰上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传感器阵列组、冰下温度传感器阵列组、信息处理计算机、打印机、GPRS接收天线、信息采集转换器、蓄电池、光伏充电控制器;
电控箱为矩形,在电控箱的前部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指示灯、电源开关、冰上温度信息控制器、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信息控制器、冰下温度信息控制器;在电控箱的左上部设有GPRS发射天线;在电控箱的左部设有电源接线盒,电源接线盒通过屏蔽电缆连接蓄电池箱,蓄电池箱通过屏蔽电缆连接光伏电池板;在电控箱的右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信息接线盒,温度传感器信息接线盒通过屏蔽电缆连接温度传感器阵列板,温度传感器阵列板上设有冰上温度传感器阵列组、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传感器阵列组、冰下温度传感器阵列组;
在电控箱内设有电路板、温度信息采集转换器,并由导线互相连接,电路板上为控制电路;
在蓄电池箱内设有蓄电池、光伏充电控制器,并由导线互相连接;
在信息接收机房内设有信息处理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计算机左上部设有GPRS接收天线,在信息处理计算机右部通过导线连接打印机;
温度传感器阵列板上的冰上温度传感器阵列组置于冰层上部,用于测量冰层上部的温度信息,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传感器阵列组置于冰层中间,用于测量冰层中间的温度和冰层厚度信息,冰下温度传感器阵列组置于冰层下部,用于测量冰层下部水中的温度信息;
冰上温度传感器阵列组上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为66个,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传感器阵列组上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为66个,冰下温度传感器阵列组上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为66个,各阵列组上的温度传感器数量视需要加减;
温度传感器信息接线盒内的信息传输为总线控制。
所述的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由微计算机控制电路IC1、实时时钟电路IC2、第一电源电路IC3、第二电源电路IC4、SD卡存储电路IC5、JTAG调试电路IC6、CH376文件管理电路IC7、GPRS通讯控制电路IC8、RS232接口电路IC9、电源监测电路IC10、液晶显示电路IC11、硬件监测电路IC12、光电耦合器电路IC13、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电路IC14组成整体电路;各分电路间由导线连接,VCC端为电源端,GND端为接地端;冰上温度信息、冰中温度和冰层厚度信息、冰下温度信息的摄取、传输、处理均由微计算机控制电路IC1的计算机程序完成。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6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效果好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酯化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