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炉出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6110.1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戴泽辉;刘自然;卢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炉 出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的退火工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退火炉出口结构。
背景技术
不锈钢带轧制后产生硬化,耐蚀性降低。需要经过连续热处理,改善组织,提高塑性,实现碳化物固溶。脱火炉就是通过高温对不锈钢进行表面热处理,提高不锈钢的塑性等性能。不锈钢带钢在经过退火炉后,表面温度达到将近1000度,需要对其进行冷却,然后进入后续的电解酸洗等工艺。一般目前的退火炉采用天然气进行燃烧,让钢带表面进行高温热处理,钢带出炉口后,然后通过风机冷却和水雾冷却将钢带冷却。根据生产实践,为了冷却中对钢带性能与板型不造成影响,钢带的冷却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冷却,先慢速冷却到预设温度,然后快速冷却到另一温度,最后慢速冷却到常温,实现钢带降温。而目前业界较常见为钢带退火后,钢带直接进入风冷急速冷却,没有分阶段冷却,如此影响不锈钢性能和板形。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退火炉出口结构,用以先慢速冷却钢带到预设温度,保障退火后钢带的性能与板型。
一种退火炉出口结构,沿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有炉口水箱段与旁管水路段,炉口水箱段包括炉壁及设置在炉壁内侧的循环水箱,循环水箱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水箱主体,水箱主体的一侧形成进水端与出水端,且出水端位于进水端上方,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连接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旁管水路段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侧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包括进水旁管、出水旁管以及导热管主体,导热管主体呈波形,进水旁管与出水旁管分别连接在导热管主体的两个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炉口的炉壁为矩形框结构,所述水箱主体对应地呈矩形管框结构,贴附在炉壁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设置在箱体内的顶侧与底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主体的两个端口位于同侧,进水旁管与出水旁管连接在导热管主体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旁管设置在远离炉口水箱段的一端,出水旁管设置邻近炉口水箱段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在炉口水箱段与旁管水路段之间还设有一炉辊,用以支撑与传送退火后的物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退火炉出口结构通过在退火炉炉口沿出料方向依次设置炉口水箱段与旁管水路段,通过水冷对钢带慢速降温,避免钢带直接进入风冷急速冷却,影响不锈钢性能和板形;并且循环水箱与导热管通过水流导热可将热量充分利用,避免热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出口结构的炉口水箱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出口结构的旁管水路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示的退火炉出口结构,沿钢带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炉口水箱段与旁管水路段。
炉口水箱段包括炉壁11及设置在炉壁11内侧的循环水箱12,循环水箱12包括进水管121、出水管122以及水箱主体123。水箱主体123的形状对应炉壁11的形状,本实施例中,炉口的炉壁11为矩形框,水箱主体123对应地呈矩形管框。水箱主体123一侧形成有进水端1231与出水端1232,出水端1232位于进水端1231的上方,所述进水管121与出水管122分别连接进水端1231与出水端1232,进水管121与出水管122平行设置。通过将出水端1232设置在进水端1231的上方,由于炉口底部的热量更集中,在底端先进水,更有利于将热量带走。
具体地,炉壁11采用耐火砖砌成,在炉壁11内镶嵌循环水箱12,循环水箱12可采用310不锈钢板制作而成,可以耐高温,抗腐蚀性强,钢带40从循环水箱12箱体中间穿过,进水管121从进入水箱主体123底端,吸走热量,从水箱主体123顶端的出水管122流出,供其他工艺热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体面印刷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跑台式移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