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6045.2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卢玖庆;董庆丰;王良贵;庞仓建;刘世疆;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玖庆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管柱 旋流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流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天然气净化的多管式旋流分离器大多是通过惯性分离和反转式旋流单管的离心分离组合来实现气液分离的,但是这种多管式旋流器的操作弹性较小,对细小液滴的分离能力较差,而且反转式旋流分离器的能耗较大,结构以及安装相对复杂,面对现在大量的天然气远距离输运甚至海上天然气的输运工程,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多管束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用环形管把它围成一圈再分离,从环形管中分别切向进入每根单管的方法,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分离能力又保证了分离效果,每根管的直径为125mm,这样既不在压力容器的规定条件内,又不用安装安全阀,避免了每年送检和检测容器的费用,也避免了安全阀打开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但是,环形管位于装置顶部,使整个装置重心上移,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倾覆,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解决了旋流分离装置稳定性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它包括管柱、进液管、分流管、排气管、导气分管、排液管和导液分管,每根管柱在中部或中上部的一侧分别通过分流管与进液管连通,每根管柱与分流管切向连接,在每个分流管上设置有阀门,每根管柱在靠近其顶部或顶部分别通过导气分管与排气管连通,每根管柱底部分别通过导液分管与排液管连通,排液管一端设置有排液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污口,管柱设置为单列或两列,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主视图;
图2是单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俯视图;
图3是单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侧视图;
图4是两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主视图;
图5是两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俯视图;
图6是两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侧视图;
图7是两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主视图;
图8是两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俯视图;
图9是两列管柱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多管束管柱式旋流分离器做进一步的说明,它包括管柱5、进液管1、分流管7、排气管2、导气分管、排液管和导液分管,每根管柱5在中部或中上部的一侧分别通过分流管7与进液管1连通,每根管柱5与分流管7切向连接,在每个分流管7上设置有阀门6,每根管柱5在靠近其顶部或顶部分别通过导气分管与排气管2连通,每根管柱5底部分别通过导液分管与排液管连通,排液管一端设置有排液口3,另一端设置有排污口4,管柱5设置为单列或两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玖庆,未经卢玖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6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轴承铆钉保持架分解模
- 下一篇:蓝白双晶大功率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