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报警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5571.7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供;苏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鲸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2 | 分类号: | F16K17/02;A62C35/68;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30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消防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干式报警阀,主要应用于消防灭火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干式报警阀是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一种半自动的控制阀门,它是在其出口侧充以密封的压缩气体,当气压低于某一设定值时,能够使高压水自动流入喷水灭火系统中并进行报警的单向阀门。传统的干式报警阀都是利用压缩气体与高压消防水的直接压力差来启动的,所以在其保持与高压消防水的平衡状态时,阀瓣上部就需要有较大压强的压缩气体,而且传统报警阀的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
另一方面,干式报警阀是需要自动接通水源,而不允许自动关闭水源,当其启动使用后,阀瓣必须手动复位,这种特性便要求干式报警阀的阀瓣在开启后,阀体上必须装设有防止阀瓣复位的复位机构。而大多数的复位机构都是采用阀瓣单摆式的结构或其它机械式的结构,这些结构要么要求阀体的尺寸比较庞大,要么因为长时间工作后,阀体容易发生气密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干式报警阀,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改变传统干式报警阀的内部结构,可以使密封的压缩气体的气压更小,利用先导式的压差更容易实现干式报警阀的启动,而且该报警阀的防复位装置采用的结构更加合理、应用和实现效果更加有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式报警阀,包括阀体,该阀体包含对应扣合的上阀体与下阀体,上阀体与下阀体分别对应设有出水口与进水口,所述阀体内设有一中间阀室,该中间阀室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相连通,且该中间阀室的上、下两端配合穿设有一阀瓣机构,该阀瓣机构由上而下依次包括先导阀瓣和主阀瓣,该先导阀瓣与主阀瓣通过活塞配合联动连接,且先导阀瓣的工作面积与活塞工作面积相配合设置;所述中间阀室上还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管道,该管道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中间阀室的上部设有一与外部连通的环形管网,所述先导阀瓣盖设在该环形管网的进口端,环形管网的出口端连接设有一防复位装置。
更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装设有常闭式的启动阀,该管道通过启动阀与所述环形管网相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启动阀为电磁启动阀或者手动启动阀。
更进一步,所述主阀瓣还通过压簧与所述中间阀室相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防复位装置为一气封阀,该气封阀包括相配合设置的气封阀瓣和气封阀腔,该气封阀瓣可沿气封阀腔的内腔壁滑动。
更进一步,所述气封阀上设有一用于推动该气封阀瓣复位的手推键。
更进一步,所述气封阀还与所述下阀体的进水口相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下阀体上设有报警水孔,且所述主阀瓣与该报警水孔的进口端相配合盖设。
更进一步,所述中间阀室上还设有一用于连通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的环形水流通道。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完全改变了传统干式报警阀的内部组成结构和实现方式,通过设置中间阀室和与之相适配的阀瓣机构,利用先导式压差,分步启动各个阀瓣,不仅使阀体内部更加紧凑合理,而且可以使阀瓣机构上方的密封压缩气体的气压值变得比较小,更容易实现报警阀的功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对防复位装置的结构和方式进行了重新设置,实现防复位装置的功能更加可靠、易实现,防复位装置只要一经启动,就无法自动复位,结构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干式报警阀,包括阀体1,该阀体1包含对应扣合的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分别对应设有出水口111与进水口121,下阀体12上设有报警水孔122,在阀体1的内部设有一中间阀室3,该中间阀室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出水口111与进水口121相连通,且该中间阀室3的上、下两端配合穿设有一阀瓣机构,如图1所示,中间阀室3上还设有一用于连通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的环形水流通道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鲸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三鲸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5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