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5423.5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苏旭中;张洪;朱预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28 | 分类号: | D01H5/28;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纺包芯纱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牵伸系统是细纱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用于高支精纺机的牵涉装置”(号码:96107383)与“细纱机四皮圈牵伸机构”(号码:012439010)中分别公开了一种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牵伸区,因而不能够实现超大牵伸。针对此,在中国专利“细纱机四皮圈大牵伸装置”(号码:200520073617.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四皮圈大牵伸机构,将总牵伸倍数提高到150。
包芯纱是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其兼具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但是目前的包芯纱生产过程中的易露丝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包芯纱的大规模生产。自捻纺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该技术采用两根粗纱同时喂入,经过牵伸后的须条两端握持,中间加捻,形成两根具有正、反交替的假捻单纱,再将两根纱条平行紧靠在一起,依靠两纱条的抗扭力矩自行捻合成具有自捻捻度的双股自捻纱。针对此,本实用新型将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引入到自捻纺纱过程,同时配合采用一对压辊替代导纱钩,将包芯纱装置引入到自捻纺纱过程,开发一种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一方面提高总牵伸倍数,实现高支自捻纱线的开发,另一方面可实现双股纱线的合股中对芯丝的包覆,改善包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引入到自捻纺纱过程,同时配合采用一对压辊替代导纱钩,将包芯纱装置引入到自捻纺纱过程,开发一种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一方面提高总牵伸倍数,实现高支自捻纱线的开发,另一方面可实现双股纱线的合股中对芯丝的包覆,改善包芯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采用四罗拉牵伸型式,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由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由前罗拉和前皮辊的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和中后牵伸罗拉对之间为后牵伸区,中后牵伸罗拉对和中前牵伸罗拉对之间为中牵伸区,中前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为前牵伸区。双粗纱由双喇叭口喂入装置从后牵伸罗拉对喂入,依次经过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实现三区牵伸,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牵伸罗拉对输出,输出后的须条一端被前牵伸罗拉对握持,另一端汇合点出受到一对压辊的握持,在两个握持点之间设置有一对既作回转运动又作往复运动的搓捻辊;纤维芯丝经一对积极喂入罗拉后经导丝轮由压辊喂入,经过牵伸钩的须条通过搓捻辊的搓动,在搓捻辊两边的须条上得到捻度相反的单纱条,两根单纱条在汇合导纱钩处由于各自的退捻扭矩而与喂入的芯丝合股成纱,实现对芯丝的包覆,得到所需的自捻纺包芯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采用四罗拉牵伸,提高总牵伸倍数,以实现高支自捻纱线的开发;另一方面,配合采用一对压辊替代导纱钩,将包芯纱装置引入到自捻纺纱过程,可实现双股纱线的合股中对芯丝的包覆,改善包芯效果,实现具有优良芯丝包覆效果的自捻包芯纱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自捻纺包芯纱生产装置,采用四罗拉牵伸型式,包括由后罗拉4和后皮辊8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后罗拉5与中后皮辊9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由中前罗拉6与中前皮辊10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由前罗拉7和前皮辊11的前牵伸罗拉对。
纺纱过程中,粗纱1和粗纱2由双喇叭口喂入装置3从后牵伸罗拉对喂入,依次经过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实现三区牵伸,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牵伸罗拉对输出,输出后的须条一端被前牵伸罗拉对握持,另一端汇合点出受到一对压辊13的握持,在两个握持点之间设置有一对既作回转运动又作往复运动的搓捻辊12;纤维芯丝15经一对积极喂入罗拉16后经导丝轮17由压辊13喂入,经过牵伸钩的须条通过搓捻辊的搓动,在搓捻辊两边的须条上得到捻度相反的单纱条,两根单纱条在汇合导纱钩处由于各自的退捻扭矩而与喂入的芯丝合股成纱,而后卷绕在槽筒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54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罗拉环锭自捻纺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棉纱用新型微尘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