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腔导管固定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245415.0 申请日: 2014-05-14
公开(公告)号: CN203915725U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罗晓红;陈志强;焦晓燕;张世范;高炜;郑军;李庆新 申请(专利权)人: 张世范
主分类号: A61M25/00 分类号: A61M25/00;A61M16/0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鲜林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体腔 导管 固定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腔导管固定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气管的导管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导管固定装置,根据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气管等不同身体部位的使用要求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导管固定装置。(如名称:一种导管固定带、申请号:201320189391.7、公告号:CN203263998U、授权公告日2013.11.06;名称:导管固定装置、公开号:CN1119417A、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名称:气管导管固定器、申请号:93244730.9、公告号:CN2185132Y、授权公告日:1994年12月14日。)

上述专利中公开了多种导管固定装置,但上述导管固定装置使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经口式气管导管固定夹仅设单一的牙垫,如遇患者牙齿缺损、义齿、松动等病情则使固定夹失去牙垫功能和夹体固定失稳,若遇昏迷患者还会出现舌后坠的现象,上述口式气管导管固定夹无法固定患者舌头,昏迷患者完全不能使用。

2、经鼻导管固定夹多采用系带套挂在患者双耳上或颈部,采用系带捆扎、胶布粘接的方式固定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病人随意抠挠、拔出导管;二是昏迷病人潜意识搔爬、躁动更易撕脱系带和胶布,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酿成危险,危及生命;三是鼻部长有胡须逐日生长,胡须长后仅依靠胶布很难继续固定,需要重新更换一套新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现有的经胸导管固定夹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夹体力度薄弱、固定不牢、可操作性差、易造成导管滑脱危险;二是夹体与皮肤接触面大、透气小、极易导致皮肤湿疹、感染;三是固定夹装置缺乏对不同体型、不同部位个体化的贴复性、顺应性配置,造成病人特别是长期佩戴的病人的不适和痛苦;

4、经腹导管固定夹一般均为座式,其主要不足是易被腰带、被服牵扯,还特别易被整理床铺的医护人员随手将被服、导管一并拔出。

综上所述,现有导管固定装置只能简易固定导管,长时间使用暴露出导管和固定夹体粘接不牢固、易脱落的问题,特别是不能满足昏迷病人的使用。急需一种相对完善覆盖面更宽的体腔导管固定设备以满足临床需求特别是赢得危急重症急救中的救生契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牢靠、安全性高、舒适性好、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泛的体腔导管固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体腔导管固定系统,包括导管、导管固定夹体和粘贴;还包括夹蹼,夹蹼由弹力拉带组成网格状结构。

所述夹蹼的弹力拉带交叉点上设有粘接胶。

所述导管固定夹体分为口式导管固定夹体、鼻式导管固定夹体、胸式导管固定夹体和腹式导管固定夹体。

所述口式导管固定夹体包括导管夹Ⅰ、锁扣和通气导轨,通气导轨上设有两组气路,导管夹Ⅰ与锁扣活动连接。

所述通气导轨为弧形,通气导轨的断面呈工字型。

所述腹式导管固定夹体包括导管夹Ⅱ和双孔锁扣。

所述胸式导管固定夹体包括导管夹Ⅰ、锁扣和拱架。

所述鼻式导管固定夹体包括导管夹Ⅲ和双孔子母锁扣。

所述导管夹Ⅰ与锁扣之间设有定位保险,定位保险包括锁舌、支撑臂和拉环。

所述弹力拉带的材质为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胶布粘接固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夹蹼用于固定导管固定夹体,通过网格状的夹蹼拉伸变形性、能防止夹体松动、贴复性好,夹蹼下点状粘贴与通用粘贴,形成了两层粘接层,起到更加牢固的粘接作用。由于网格状的夹蹼具有很好的形变性能,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肌肤,使用更加舒适、牢靠。

2、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固定夹体根据不同使用部位分为口式导管固定夹体、鼻式导管固定夹体、胸式导管固定夹体和腹式导管固定夹体。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可操作性。

3、口式导管固定夹体包括导管夹Ⅰ、锁扣和通气导轨,通气导轨上设有两组气路,导管夹Ⅰ与锁扣活动连接。通气导轨为弧形,通气导轨的断面呈工字型。气路孔用于吸痰和冲洗,弧形压舌板用于压贴舌头确保气路畅通。弧形通气导轨可以压紧患者舌头实现导管固定夹体的固定,患者牙齿有缺损、义齿、松动等病情的可以正常使用,减少了牙齿咬合的负担,特别是昏迷患者通过通气导轨压舌避免了舌后坠的现象,确保了使用安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范,未经张世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5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