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安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5083.6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曾乐平;姜孝新;黄菊芳;陈旦;罗佳;柳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是一种在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动物实验、生物制品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和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用于防止带毒性或传染性病毒在试验过程中感染周围环境或危害试验人员。
现有技术中生物安全柜的结构包括主柜体,在主柜体内设置有灭菌室和工作室,在灭菌室和工作室之间设有过滤器,将工作室的出口与灭菌室进风口连通,在连通的通道内还设有过滤器,在工作时,工作室内空气通过通道和过滤器的过滤后再进入灭菌室内,通过灭菌室的灭菌后进入工作室内循环使用;该方案存在的缺点是:在使用时,如果工作室与灭菌室连通通道内的过滤器发生堵塞,会造成有害气体的泄露,极大的危害了试验人员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有害气体泄露、提高安全性能的生物安全柜。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设有灭菌室和工作室的柜体,所述柜体上设有与工作室连通的滑动门,所述工作室的进风口设有进风装置,所述工作室的出风口与灭菌室连通,所述灭菌室的出风口设有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室的进风口处的第一过滤器,与第一过滤器连通的进风管和设于进风管上的第一风机;在所述灭菌室内靠近工作室的出风口一侧还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出风装置包括设于与灭菌室的出风口处的第三过滤器,与第三过滤器连通的出风管和设于出风管上的第二风机;在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之间还设有气体循环装置,在所述灭菌室内还设有用于对第二过滤器进行清洗的高压清洗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气体循环装置包括连通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循环管及设于循环管上的循环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高压清洗装置包括设于柜体上的高压水泵,设于灭菌室内并与第二过滤器对应的至少一个高压喷头,及设于柜体底部用于收集高压冲洗水的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清洗装置对第二过滤器进行清洗,避免了工作室与灭菌室连通通道发生堵塞,杜绝了有害气体的泄露,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能,并且通过气体循环装置将出风管和进风管连通,可使净化后的气体实现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2、进风管,3、第一风机,4、第一过滤器,5、第二过滤器,6、第三过滤器,7、出风管,8、第二风机,9、循环管,10、循环阀,11、灭菌室,12、工作室,13、滑动门,14、高压水泵,15、高压喷头,16、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设有灭菌室11和工作室12的柜体1,其中,柜体1上设有与工作室12连通的滑动门13,工作室12的进风口设有进风装置,工作室12的出风口与灭菌室11连通,灭菌室11的出风口设有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室12的进风口处的第一过滤器4,与第一过滤器4连通的进风管2和设于进风管2上的第一风机3;在灭菌室11内靠近工作室12的出风口一侧还设有第二过滤器5;出风装置包括设于与灭菌室11的出风口处的第三过滤器6,与第三过滤器6连通的出风管7和设于出风管7上的第二风机8;在出风管7和进风管2之间还设有气体循环装置,在灭菌室11内还设有用于对第二过滤器5进行清洗的高压清洗装置。
本实施例的生物安全柜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打开滑动门13向工作室12内放置待试验的物体,启动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8,工作室12内试验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过滤器5和第三过滤器6二级过滤后再通过出风管7排出,同时也可以打开气体循环装置,使出风管7排出的气体直接进入进风管2内循环使用;当第二过滤器5积累较多的杂质时,通过高压清洗装置对第二过滤器5进行高压清洗,这样即可避免工作室12与灭菌室11连通通道发生堵塞,杜绝了有害气体的泄露,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体循环装置包括连通所述进风管2和出风管7的循环管9及设于循环管9上的循环阀10,通过控制循环阀10的开闭即可实现气体的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5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