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厨余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485.4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许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佑正 |
主分类号: | B04B1/00 | 分类号: | B04B1/00;B04B7/02;B04B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厨余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分离厨余所含的水份并予以收集的厨余处理机。
背景技术
所称的“厨余”包括剩饭菜、菜叶、果皮、食物残渣等物质,约占一般家庭垃圾量的二至三成,以往农村社会时代,部份的厨余可以通过馊水筒的收集而用于喂猪,但是在现代化的都市则难以实现。厨余由于含水份高,且盐份也高,故不适合焚化处理,若以掩埋方式处理厨余则要克服土地的取得与水土保持方面的困难,以免造成臭味及渗出水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避免含有厨余的垃圾影响一般性垃圾的处理,以及厨余容易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各县市政府和大部份地区均已采取垃圾和厨余分离收集与处理的措施。由于厨余的水份含量很高,一般约达85%以上,且为易腐败发臭的物质,另一方面,由于中餐的烹调方式使得厨余中的含盐量偏高,不利于焚化炉系统的戴奥辛控制。因此各政府的相关单位均大力倡导一般家庭用户在处理厨余时应尽量沥处厨余所含的水份。
已知用于沥除厨余水份的技术,例如已核准公告第172214号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垃圾处理机”,其中揭露了一种包含:一上面呈开口的可旋转的容器,用以收容无孔状的袋,而该无孔状的袋用以放入含水份的厨房残渣;及一马达,用以旋转该容器,以使厨房残渣的水分从容器开口排出而脱水。上述已知技术利用无孔状的袋收集厨房残渣,再利用离心力将厨房残渣中包含的水份由容器上方的开口排出,但是这种装置仍然难以完全将无孔状的袋的底部的水份脱水排出。另外在已核准公告第333103号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厨房食物渣的脱水装置”,其中是利用一种上宽下窄的脱水桶收集厨房食物渣,再通过一排出风扇的吸力将食物渣所含的水份排出,然后经由一设于本体的污水排出管将污水引导至排水管。惟,上述的两种装置皆固设于厨房的流理台或是桌面,并且与厨房的排水管路连接,这种固定式装置在国内则因法规的限制而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移动且方便使用和清理的厨余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厨余处理机的一种实施例,包括:
一本体,本体的内部具有中空的一内腔,本体的顶端具有一开口和内腔相通,本体具有一上盖可封闭本体的顶端的开口,本体内设有一马达;
一外筒,为一种开口朝上的容器,外筒具有多个孔洞,外筒置于本体之中并被马达带动旋转;
一内筒,为一种开口朝上的容器用于收集厨余,内筒套置于外筒之中可随该外筒一起旋转,内筒具有多个孔洞可与外筒的孔洞相通,令厨余的水份经由内筒和外筒连通的孔洞排放至内腔,内筒可由外筒的开口向上取出用于清理脱水后的厨余;以及
一污水收集盒,装设于本体中并位于内腔的下方,用以收集厨余排出的水份。
在本实用新型厨余处理机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的本体的顶端的开口设有可自由转动的一导引器,导引器可套在外筒的外侧并介于外筒和本体的顶端的开口之间,用以稳定外筒的旋转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厨余处理机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本体的内部具有一马达架,马达架为一片状元件并具有多个穿孔,马达架可作为内腔的底端用以供马达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厨余处理机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本体的一侧具有一侧开口,该污水收集盒系可由该侧开口处抽出该本体。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外观构造图。
图3,为图2在III-III位置的断面构造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断面构造图,绘示导引器的断面构造。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动作示意图,绘示内筒和外筒一起旋转并将厨余的水份经由内筒和外筒连通的孔洞排放至内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动作示意图,绘示将内筒取出清理沥除水份后的厨余,以及将污水收集盒抽出本体的情形。
符号说明
10 本体
101 开口
11 内腔
12 上盖
13 壳体
14 底座
141 侧开口
15 盖板
16 支撑架
20 马达
21 马达架
210 穿孔
22 隔离板
30 外筒
31 孔洞
32 第一嵌合部
33 轴连接器
40 内筒
41 孔洞
42 第二嵌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佑正,未经许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旋转切换机构及花洒
- 下一篇:一种介电电泳电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