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水泵体铸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355.0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8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柴油发动机 水泵 铸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体铸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水泵体铸件,尤其是适用于D09TCI-EU4小型柴油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D09TCI-EU4小型柴油发动机的水泵总成性能参数与泵体匹配要求高,需在发动机转速900-4400rpm条件下全范围运行,并能满足在发动机额定转速4000rpm时,实现水泵转速6680r/min,流量95I/min,扬程12m,温度92±2℃,传动比1:1.67,功率最大为0.8KW。
因此,水泵体的铸件和其内安装叶轮的内结构与外形是重要零部件。以往在国内无企业自主设计,都是国外设计国内引进买下设计专利后再投入大批生产。即使有自主设计,也往往是泵体外形较大,泵体内在安装叶轮用的涡壳腔空间及间隙等设计匹配不合理而影响功能,造成水泵总成外形大、流量及压力不稳等缺陷。此外,以往设计多数是泵体集成在发动机缸体上,由于既要考虑发动机冷却水道的循环,又要考虑缸体的铸造工艺,往往将泵体的结构简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水泵总成外形大、流量及压力不稳等缺陷,提供一种外观新颖、结构紧凑且匹配流量压力稳定的水泵体铸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柴油动力发动机的水泵体铸件,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与一发动机匹配的铸件主体,所述铸件主体上开设有一贯通的轴承腔、一涡旋腔、一涡室及一与所述涡室水平连通的水泵出水腔,所述轴承腔的一端沿所述铸件主体向外延伸形成一凸出部,所述轴承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涡旋腔连通,且所述涡旋腔螺旋式向外延伸并与所述涡室连通,所述轴承腔的直径小于所述涡旋腔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轴承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水封泄水孔。
较佳地,所述水泵体铸件还包括一冷却液储液室,所述冷却液储液室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出部。
较佳地,所述冷却液储液室贴设于所述凸出部的外壁面上。
较佳地,所述凸出部的外壁面与所述铸件主体之间设有若干根肋条。
较佳地,所述水泵体铸件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
较佳地,所述铸件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水泵体铸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发动机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水泵体铸件的铝合金铸件外形新颖、体积紧凑,满足了水泵总成对此柴油发动机缸体件安装空间位置的需要。此外,采用高压精密铸造螺旋型压水室泵体,一方面保证冷却液压水室中的流动比较理想,高效范围宽,另一方面高压精密铸造克服了流道尺寸形状和表面光洁度不能得到保证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柴油动力发动机的水泵体铸件包括一与一发动机匹配的铸件主体1,在铸件主体1上开设有一贯通的轴承腔2、一涡旋腔3、一涡室4及一与涡室4水平连通的水泵出水腔5。轴承腔2的一端沿铸件主体1向外延伸形成一凸出部,而轴承腔2的另一端与涡旋腔3连通,且涡旋腔3螺旋式向外延伸并与涡室4连通。同时,轴承腔2的直径小于涡旋腔3的直径,这样就形成一阶梯状的过渡连接。
其中,涡室4的截面形状和匹配及大小需要进行充分的理论计算,并经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进行流态分析模拟计算验证,以此确保水泵的扬程-流量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使得水泵效率高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进一步地,在轴承腔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水封泄水孔。另外,所述水泵体铸件还包括一冷却液储液室(图中未示),所述冷却液储液室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出部。以往的产品上大都没有此结构,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水封处会有冷却液渗出,从而泵体上染上污渍,为此在用于D09型柴油发动机的水泵泵体上设计了储液室结构,用来收集水封处渗出的冷却液,避免水泵零件外观留有冷却液痕迹,使水泵外观干净美观。所述冷却液储液室优选地贴设在所述凸出部的外壁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数控玻璃异型倒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