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型材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3436.9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姜虹;柳相飞;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程威塑料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111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型材贴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贴膜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型材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型材需贴上一层贴膜来保护塑材表面的光整性。现有的贴膜机易产生偏移,产生气泡及断贴等问题,后续需要浪费时间,人力去进行修正。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塑料型材贴膜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贴膜装置,相对于现有贴膜机可以使贴膜更加平整,准确,牢固,还能节省时间人力,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料型材贴膜装置,包括贴膜平台和设置在贴膜平台上的膜放料机构和用于将贴膜压在塑料型材表面的压紧机构,所述膜放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膜卷轴辊,所述膜卷轴辊与压紧机构之间还设置有膜拉紧机构。
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的后部还设置有用于清洁贴膜气泡的清洁刷。
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塑料型材两侧的压紧辊。
进一步,所述贴膜平台上设置有压紧辊调节槽,所述压紧辊设置在压紧辊调节槽内。
进一步,所述膜拉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塑料型材两侧的胀紧辊。
进一步,所述贴膜平台上设置有胀紧辊调节槽,所述胀紧辊设置在胀紧辊调节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贴膜平台上设置膜放料机构、膜压紧机构和膜拉紧机构,可提高贴膜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设置清洁刷可以清洁贴膜气泡提高呢贴膜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塑料型材贴膜装置,包括贴膜平台6和设置在贴膜平台上的膜放料机构和用于将贴膜压在塑料型材5表面的压紧机构3,所述膜放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膜卷轴辊1,所述膜卷轴辊与压紧机构之间还设置有膜拉紧机构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贴膜平台上设置膜放料机构、膜压紧机构和膜拉紧机构,可提高贴膜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塑料型材两侧的压紧辊;所述贴膜平台上设置有压紧辊调节槽,所述压紧辊设置在压紧辊调节槽内;所述膜拉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塑料型材两侧的胀紧辊;所述贴膜平台上设置有胀紧辊调节槽,所述胀紧辊设置在胀紧辊调节槽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机构的后部还设置有用于清洁贴膜气泡的清洁刷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清洁刷可以清洁贴膜气泡提高呢贴膜质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型材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膜卷轴辊、压紧辊、胀紧辊和清洁刷;本实施例的结构可实现双面贴膜,提高了贴膜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型材两侧的膜卷轴辊之间的距离和两侧压紧机构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侧膜拉紧机构之间的距离均可调节;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型材厚度调整相应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保证贴膜的质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程威塑料型材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程威塑料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3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供给装置及电力供给切换方法
- 下一篇: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