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锅的红外线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864.X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双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双凤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413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锅 红外线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副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炒锅的红外线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来炒制花生、瓜子等农副产品的炒锅,通过旋转滚筒对其内的物料进行翻炒,从其加热方式来看,很多都是用柴草、煤燃料烧火加热,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很多用户都希望能用清洁、干净的电能来加热炒锅,而目前市场上用电能作为加热源的炒锅,大部分都是用电产生电磁波对炒锅的滚筒外表面进行感应加热,再由滚筒外表面的热量传导至滚筒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炒制,这类的加热方式优点是干净卫生、加热速度快,但也有很大的缺点,其对滚筒的平稳度要求很高,不然会引起电流波动过大,容易引起产生高频电磁的电路板烧损;此类加热源电路复杂、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而且此种炒锅不能设有保温层,否则会烧损布置在滚筒外侧的高频电磁线,所以它的热量损失大,传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损失小、传热效率高、电路简易、价格便宜,维护费用低的一种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炒锅的红外线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机架、出料口、主轴、滚筒、选择性吸收涂层、红外线发热器、保温壳体、入料斗、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主轴及滚筒一起转动,而物料从入料口进入滚筒,经加热、炒制后从出料口出去。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红外线传递热量的方式主要是辐射,物体对辐射过来的热量进行吸收而被加热;炒锅的滚筒一般都是用钢铁板材卷制而成,而这种材料对红外线的吸收能力比较弱,所以须在其表面上增加一层对红外线吸收能力很强的一种涂层,而这种涂层对红外线只进行吸收而极少反射,涂层再将热量传导到滚筒,从而对滚筒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炒制。
所述的红外线加热器中安装有反射、聚焦部件,使红外能定向辐射到选择性吸收涂层。
所述的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吸收波长与红外线发热器辐射波长范围一致。
在红外线发热器外侧设置一层保温层,可防止热量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红外线辐射传递热量,热损失小,电路简易,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机架(1)、出料口(2)、主轴(3)、滚筒(4)、选择性吸收涂层(5)、红外线发热器(6)、保温壳体(7)、入料斗(8)、皮带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炒锅的红外线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机架、出料口、主轴、滚筒、选择性吸收涂层、红外线发热器、保温壳体、入料斗、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9)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主轴(3)及滚筒(4)一起转动,而物料从入料口(8)进入滚筒(4),经加热、炒制后从出料口(2)出去;所述的滚筒(4)外表面喷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5),所述的选择性吸收涂层(5)外侧设置有红外线发热器(6),所述的红外线发热器(6)外侧设置有保温壳体(7);红外线发热器(6)安装有反射、聚焦部件,使红外能定向辐射到选择性吸收涂层(5),选择性吸收涂层(5)对红外线光具有优良的吸收效果,对红外线光只选择吸收而极少反射,选择性吸收涂层(5)紧贴在滚筒(4)上,这样涂层上的热量很容易传导到滚筒(4)内壁,从而对滚筒(4)内侧的物料进行加热、炒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双凤,未经林双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桶盖的插入件
- 下一篇:一种棉花秸秆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