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条制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068.6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成;邸克莱;刘彩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条制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条制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制丸机设备中,中药小粒丸药制丸机是中药加工行业常用设备,该设备是将调制好的料膏通过挤出装置制成药条,然后经制粒装置切成小粒型丸药。制丸机的出料装置一般采用外置式结构,设置在制丸机的前面,制丸机搓好的药丸在输送出料过程中经过出料装置时因外露易受污染,该结构从设备整体外形上看,结构不紧凑且浪费空间,外形也不美观。而对于一些物料外表较粗糙或物料本身粘性较少的化工原料,经强加较大的推力形成条状由出条咀挤出后,再由制颗粒机构制成颗粒,由于出料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与制粒机构有一段距离,若采用常规制丸机出料结构出条的话,料条非常容易折断,导致产量偏低、丸粒光洁度不好、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机器自身发热量过大,导致挤出的药条太软,药条与导轮或切粒刀接触后会发生粘附或粘滞现象而使药条表面粗糙,影响制成药丸的外观和光洁度。而且,软而粘的药条粘附在设备上很难清除,经常清洁或更换配件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缺陷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出条制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条制丸装置,包括主机、料盘、挤条机构、制粒机构、输送机构,
所述主机上端设有料盘,主机内设有与料盘连接的供料管,所述供料管另一端与出料管连接,所述供料管与出料管上均设有冷却套,所述出料管与挤条机构连接,挤条机构出口下方依次设有固定在主机内部的制丸机构和输送机构,
所述挤条机构包括挤条器和顺条器,所述挤条器与出料管连接,挤条器出口处设有弯头,所述弯头和顺条器之间设有出条板,
所述制丸机构设于顺条器下方,包括导轮和制粒刀,所述制粒刀设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轮设于左侧的制粒刀上方,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主机内的输送支架,所述输送支架远离出料管的一侧设有下料斗,所述输送支架横向上设有传送轮,所述传送轮与电机连接带动传送带运动。
进一步,所述冷却套内为流体热交换介质冷却套。
进一步,所述出条板为为单排或多排“一”字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顺条器为弧形结构,由多个挡板按出条要求排列成多个溜槽。
进一步,所述输送支架左右两侧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套降低了供料和出料管路的温度,使得挤出的药条不致过软而粘滞,表面光洁,药条在输送和切粒型过程中不会粘附,药丸光洁、圆整度更佳。
2.通过在与制丸机的制丸机构对应的下方的主机内部设置药丸出料输送机构,进而将制好的药丸输送到制丸机后面输出,能实现药丸全封闭式生产,设备结构紧凑、外观美观、节约空间。
3.将挤条机构水平挤出条的方式通过弯头机构转换为竖直出料方式,将物料按截面形状要求按“一字”排列挤出,再由顺条器将料条导入制颗粒机构制成颗粒。其结构简单,能有效解决以上所述的出条不畅且料条容易折断、产量低及丸粒光洁度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制电路板固定孔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筒式旋转印刷电路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