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773.4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唐政;严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家明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斜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侧向支撑又称斜支撑,目的是为了增加构架的水平支承力并减少侧向位移。所使用的构件有钢条﹑角钢﹑CT型钢﹑H型钢﹑螺栓等单一构件式复合构件,其型式有K型斜支撑接合和X型斜支撑接合两种,斜支撑耦合到一个管道或其他刚性结构构件,又耦合到建筑结构,如墙体、管道或建筑物从而完成对系统进行支撑。
X型斜支撑交点较多,需要达到稳定均衡的受力,也是施工易出現问题的部位。
K型斜支撑连接点数量比X型斜支撑少,并能夠使用大型构件做为斜支撑。K型斜支撑对安装环境也比较高,尤其在高空施工领域;同时对于机电设备附属设施,国家也有强制性标准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在实际遇到强震时,斜支撑连接受力不能通过支撑管传递到K型或X型支撑的两侧钢壁,起到减震和消震的效果。而通过螺栓固定其他部件的方法也可以达到加强消震的效果,但是由于型号种类多,造成工序和物料较多,现场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能够简化安装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斜支撑结构,包括U型螺栓、钩耦和螺母;所述U型螺栓包括U型部和两根杆体,两杆体分别与U型部的两端连接,所述杆体上设有螺纹;所述钩耦可活动地安装在两杆体上,以使钩耦可沿杆体移动,该钩耦的钩面朝向U型部所在的一侧;所述螺母与杆体通过螺纹联接,该螺母限制钩耦从杆体上脱出。
优选的,所述钩耦与螺母之间设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杆体与U型部连接处具有外延部,该外延部往U型部外侧延伸,以使得两杆体间的宽度大于U型部两端间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外延部与U型部的端部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35°。
优选的,所述钩耦包括安装槽和钩片,所述钩耦的钩面设于钩片上;所述安装槽套在杆体上;所述钩片设于安装槽两侧壁上,同一钩耦上的钩片通过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进行联接固定;所述第一铆钉设于钩片与安装槽连接处,以限制钩耦从杆体上脱出;所述第二铆钉设于钩片端部处。
优选的,所述钩耦的钩面设有多个齿状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使用U型螺栓与钩耦相互配合,即用U型螺栓承托服务管道,用钩耦夹紧支撑管,组装方式简单,只要拧紧螺母便能够同时夹紧服务管道和支撑管;更进一步的,钩耦的设置也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多种不同大小的支撑管。
而在优选方案中,设置外延部,使得两杆体间的宽度大于U型部两端间的宽度,这将提高支撑管的受力范围,增加抗拉强度;而在钩耦的钩面设有多个齿状体,这将增加钩耦和支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钩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钩耦夹持小型号支撑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钩耦夹持大型号支撑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U型螺栓;11、U型部;12、杆体;13、外延部;2、钩耦;21、齿状体;22、安装槽;23、钩片;24、第一铆钉;25、第二铆钉;3、螺母;4、垫片;5、服务管道;6、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家明,未经谢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再生塔式废气吸附器
- 下一篇:桥壳半浮式半轴油封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