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001.0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昱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容纳 负极 车载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便携的电子电器,如手机、MP4、导航仪等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些电子电器需要在各种场合方便充电。为了方便消费者在行车时给各种电子电器充电,就需要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一般是将12V或24V的汽车蓄电池电源转换为这些电压一般为5V的电子电器充电,现有车充的负极均是套装在壳体的表面上的,在使用过程中灰尘、油雾等杂质很容易掉落在负极片上或进入壳体内影响线路板等电子元器件,造成该车充的老化和危险状况的出现;另外,车充壳体的内部空间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便捷、电接触性能及安全性能均良好的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将负极片容纳在负极片封闭腔内,有效防止杂质进入,并有效防止元器件老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至少两个负极片、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的正极片和置于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正极固定在壳体的一端上且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内内嵌有多个与负极片的形状大小相适配的负极片封闭腔,每个负极片容纳在对应的负极片封闭腔内且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上安设有多个与汽车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的负极导电块,每个负极导电块与对应的负极片电连接。
其中,该充电器还包括USB输出端子,所述USB输出端子固定在线路板上且与其电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线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中框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分别与中框固定连接后形成一端开口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开口上固定有前壳,所述USB输出端子的插接端延伸至前壳的开孔内。
其中,所述中框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用于防止该充电器从手中滑落的防滑突起。
其中,所述上壳的边缘处延伸有多个上定位块,所述下壳的边缘处延伸有多个下定位块,所述中框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分别与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孔。
其中,所述负极片封闭腔设置在下壳内侧上,所述负极导电块设置中框的侧边上。
其中,所述USB输出端子上设有多个锁舌,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多个与锁舌相适配的锁孔,所述锁舌固定在锁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在壳体内内嵌专门容纳负极片的负极片封闭腔,并通过负极导电块实现负极片与汽车蓄电池的电连接工作,该结构实现了负极片的密封固定,有效防止杂质进入,且有效避免元器件的老化,提高了电接触性能及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另外,直接通过导电块的电连接,无需设弹簧,节约了壳体内的使用空间,扩大了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具有拆卸便捷、电接触性能良好、安全性能好及生产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组装后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壳体 2、负极片
3、正极片 4、线路板
5、负极导电块 6、USB输出端子
7、指示灯 11、上壳
12、中框 13、下壳
14、前壳 61、锁舌
111、上定位块 121、防滑突起
131、负极片封闭腔 132、下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闭腔容纳负极片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至少两个负极片2、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的正极片3和置于壳体1内的线路板4;正极3固定在壳体1的一端上且与线路板4电连接,壳体1内内嵌有多个与负极片2的形状大小相适配的负极片封闭腔131,每个负极片2容纳在对应的负极片封闭腔131内且与线路板4电连接;壳体1上安设有多个与汽车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的负极导电块5,每个负极导电块5与对应的负极片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昱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昱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受电设备的电能自动补偿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