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0910.2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盐田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前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前部结构,特别是采用了前围上盖板顶板的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中,盒状前围上盖板由纵壁和顶壁构成,在纵壁的上缘部,沿车宽方向设有向车体前方延伸出的托架,该托架上设有凹陷的沟槽部,该沟槽部能收集从盒状前围上盖板的顶面向前方流下的水,并能沿车宽方向进行排水引导。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在盒状前围上盖板的纵壁前方附近配置的电器部件被水淋湿而引起故障的情况发生。
然而,在上述托架上形成了上述沟槽部后,该托架的刚性提高,因此在受到来自车体前上方的碰撞时,该托架不易变形,难以吸收碰撞负荷。从而,在车辆撞到步行者的情况下,步行者的安全会受到威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 8 595 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进行集水和排水引导,又容易吸收来自车体前上方的碰撞负荷的车体前部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包括,配置在发动机罩与前窗挡风玻璃之间,且在所述发动机罩及所述前窗挡风玻璃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组件,该前围上盖板组件具有从所述前窗挡风玻璃的内侧下端向车体前下方延伸的前围上盖板顶板,该前围上盖板顶板的前端部设有向下方凹陷的沟槽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沟槽部的底壁上,进一步设有沿该沟槽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向下方凹陷的凹状拱槽。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前围上盖板顶板的沟槽部的底壁上进一步设有沿该沟槽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向下方凹陷的凹状拱槽,所以当前围上盖板顶板受到来自车体前上方的碰撞时,设有凹状拱槽之处容易发生曲折变形来吸收碰撞负荷,因而,能够实现既能利用沟槽部来进行集水和排水引导,又容易吸收来自车体前上方的碰撞负荷的车体前部结构。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围上盖板组件具有沿车高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内板,该前围上盖板内板的上端的法兰与所述前围上盖板顶板的后端的法兰接合,该前围上盖板内板的板壁上设有开口区域,所述前围上盖板顶板的沟槽部被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的位置正对着所述开口区域,并倾斜地延伸到所述开口区域的正前方,且该沟槽部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区域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
采用该结构,在前围上盖板内板的板壁上设有开口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前围上盖板顶板的沟槽部被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的位置正对着开口区域,并倾斜地延伸到开口区域的正前方,且该沟槽部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开口区域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所以,沟槽部成为开口区域的遮水檐,能够有效地防止从前围上盖板顶板上流下的水进入开口区域内。如此,在该开口区域例如被用作将外气引入车用空调的通风口、电器部件的散热口、或电器部件的设置口等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侵入。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沟槽部的底壁上,沿车宽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着多个所述凹状拱槽。
采用该结构,由于在沟槽部的底壁上,沿车宽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着多个凹状拱槽,所以,无论沟槽部在车宽方向上的哪个部位受到来自车体前上方的碰撞负荷的作用,都存在容易发生曲折变形的凹状拱槽,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步行者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前围上盖板顶板的沟槽部及其周围部分的斜视图。
图4是图3中的点划线所围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受到来自车体前上方的碰撞时前围上盖板组件的变形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受到图5所示的碰撞时图4所示的凹状拱槽的变形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箭头UP表示车高方向的上方;箭头FR表示车长方向的前方。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前围上盖板组件3被配置在发动机罩1与前窗挡风玻璃2之间,且在发动机罩1及前窗挡风玻璃2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前围上盖板组件3包括,前围上盖板顶板4、前围上盖板内板5、前围上盖板前板6、及前围上盖板通风板7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0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塑料车身面板和机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扶手可收合的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