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水浸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0623.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珍;欧清海;周子冠;甄岩;刘柱;王英男;张劲松;白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丛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水浸传感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对水浸进行检测的情况。例如空调的排水管道漏水、房屋渗漏、自来水管破裂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浸水事故。当浸水事故发生在机房、设备房、配电室等重要场所时,可能会导致设备受损并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检测和防护水浸对这些场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浸传感器是一种进行水浸测试的装置,它基于液体导电原理,用电极探测是否有水存在,再用传感器转换成干接点输出。现有的水浸传感器通常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水浸探头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一般采用壁挂安装或导轨安装,并且需要提供外部电源。
现有技术中的水浸传感器,应用在多点水浸检测时,会有较大的布线工作量,增加了水浸测试的难度,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浸传感器布线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线水浸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水浸传感器,包括:水浸检测线缆、测量电路、控制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天线、电池,水浸检测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
控制电路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进行通信;控制电路、射频收发电路分别与电池相连;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与天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浸检测线缆为多芯高密度聚乙烯导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浸检测线缆为螺旋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通过I/O接口与测量电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通过SPI接口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进行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为NRF2401P无线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天线为微型平面天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盖、底壳、底座,上盖通过螺丝或焊接与底壳固定;底壳通过螺丝或焊接与底座固定;天线固定在上盖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在底壳上;天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浸检测电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水浸检测电缆的导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线水浸传感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用电池供电和无线通信,不需要接入外部电源线和信号线。在满足高可靠性实时检测水浸状态的前提下,避免水浸传感器复杂的布线操作,只需要将无线水浸传感器固定在被检测区域即可,其结构简单可靠、防水防尘性能良好,检测效率高,易于安装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限水浸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限水浸传感器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限水浸传感器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浸传感器布线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线水浸传感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限水浸传感器包括:水浸检测线缆10、测量电路20、控制电路30、射频收发集成电路40、天线50、电池60,水浸检测电路10通过测量电路20与控制电路30相连;控制电路30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40进行通信;控制电路30、射频收发电路40分别与电池60相连;射频收发集成电路40与天线50相连。
优选的,水浸检测线缆10为多芯高密度聚乙烯导线,螺旋结构;控制电路30通过I/O接口与测量电路20相连;控制电路30通过SPI接口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40进行通信;射频收发集成电路40为NRF2401P无线模块;天线50为微型平面天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盖、底壳、底座,上盖通过螺丝或焊接与底壳固定;底壳通过螺丝或焊接与底座固定;天线固定在上盖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在底壳上;天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浸检测电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水浸检测电缆的导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0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滤芯供应容器的机构
- 下一篇:用于驾考的高精度惯导卫星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