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0067.8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鹏;王爱民;郭涛;周宏宇;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鹏;王爱民;郭涛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空间 三维 加固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计算机硬盘的固定方式为在硬盘架上直接使用螺钉与硬盘固定。存在问题是因为采用螺钉固定不能很好的解决减震问题,计算机硬盘由于受到外部震动或冲击,可能使读取磁头和盘片相撞,从而损伤盘片和磁头,另外目前设备与硬盘使用螺钉的固定方式会导致在需要剧烈震动的环境下使用此种固定方式并不非常可靠,容易导致硬盘损坏、数据丢失或不能正常工作等一些问题的频发。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解决普通IDE或SATA硬盘在振动和加固环境下仍能够保证稳定并可靠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硬盘架与硬盘直接固定,采用空间三维减震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小硬盘自身震动量,使之可以在恶劣震动环境下保持稳定工作的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包括橡胶上盖和硬盘模块支架,所述橡胶上盖开有矩形孔,所述橡胶上盖对应硬盘接线口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硬盘接线口形状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橡胶上盖和所述硬盘模块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橡胶上盖和所述硬盘模块支架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减震件。
优选地,所述减震件为橡胶弹压垫。
优选地,在所述橡胶弹压垫下方还设置有活动顶针,所述橡胶弹压垫下方具有与所述活动顶针的针帽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扣在所述活动顶针的针帽上,所述活动顶针插在所述硬盘模块支架上。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竖直嵌入所述上盖相对的两侧边内。
优选地,所述硬盘模块支架的两边分别具有两块竖直向上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条之间的橡胶上盖和所述固定条内侧的橡胶上盖开有处于同一轴线的圆柱孔,所述固定条相应孔位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上的圆柱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条之间的橡胶上盖上的圆柱孔、所述固定条相应孔位上的螺纹孔和所述固定条内侧的橡胶上盖上的圆柱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硬盘模块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螺钉为盘头带垫片螺钉。
优选地,所述散热孔为圆形孔、方形孔或三角形孔。
本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避免硬盘架与硬盘直接固定、采用空间三维减震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小硬盘自身震动量的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使之可以在恶劣震动环境下保持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减震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为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橡胶外壳和嵌入式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硬盘模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上盖,2)固定条,3)减震组合件,4)硬盘模块支架,5)螺钉,6)硬盘,7)橡胶弹压垫,8)活动顶针,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橡胶上盖1和硬盘模块支架4,所述橡胶上盖1开有矩形孔,所述橡胶上盖1对应硬盘6接线口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硬盘6接线口形状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橡胶上盖1和所述硬盘模块支架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橡胶上盖1和所述硬盘模块支架4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减震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硬盘6的橡胶上盖1包裹硬盘6前侧的端角,留出硬盘6前侧的接口。用橡胶上盖1保证硬盘6左、右、前、后和上方向上的减震和加固问题,用减震组合件3保证硬盘6向下方向上的减震问题,橡胶上盖1在顶部开有方孔,用于硬盘6工作时散热。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盘空间三维加固减震结构减震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减震件为橡胶弹压垫7。
采用橡胶弹压垫7作为减震部件,保证硬盘6在上下方向震动时的减震效果。
在所述橡胶弹压垫7下方还设置有活动顶针8,所述橡胶弹压垫7下方具有与所述活动顶针8的针帽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扣在所述活动顶针8的针帽上,所述活动顶针8插在所述硬盘模块支架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鹏;王爱民;郭涛,未经王继鹏;王爱民;郭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0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