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9907.9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涛;白西川;程志强;李增炎;周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输液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且常用的护理操作。我国73%~90% 的住院患者要进行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占据了护士约75% 的工作时间。随着医学科技和医疗器械的发展,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是现在临床上医务人员在输液时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由于可以留置一定的时间,故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减轻病人多次穿刺的痛苦,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在临床各个科室普及应用。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经常被针划伤或扎伤,可能会因针芯拔出时流出的血液而收到感染,所以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针刺问题长期以来影响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能够避免针尖外壳而带来的刺伤使用者或医护人员的防针刺留置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小巧,留置方便,增加一个防针刺的安全装置,避免针尖外露,有效防止被刺伤的可能;同时解决了针尖意外扎伤形成交叉感染,降低了医疗风险的防针刺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座4,与针座4连接的针管5,设置在针管5外周的导管7,导管7通过铆钉12与导管座6压合连接,所述的针管5靠近针尖处的管道体上设置有压痕8;针管5上同时设置有防针刺安全装置。
所述的防针刺安全装置包括钢片1和安全夹2。
所述的钢片1位于安全夹2内,且钢片1上设置有内穿针管5的限位孔9。
所述的安全夹2包括相互连接的安全夹A端和安全夹B端,所述的安全夹A端位于导管座6的内部,安全夹B端位于导管座6的外部;所述的安全夹A端设置有内穿针管5的中心孔3;所述的安全夹B端与钢片1固定,同时钢片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钢片上的卡扣与导管座6上的侧孔10卡扣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导管座6内设置有套在针管5上的隔离塞11和位于导管座6出口端内壁上的铆钉12。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小巧,留置方便,增加一个防针刺的安全装置,避免针尖外露,有效防止被刺伤的可能;同时解决了针尖意外扎伤形成交叉感染,降低了医疗风险的防针刺留置针,保障了医护人员、病人和垃圾处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针刺安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针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管拔出后保护状态示意图;
图中为:钢片1、安全夹2、中心孔3、针座4、针管5、导管座6、导管7、压痕8、限位孔9、侧孔10、隔离塞11、铆钉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座4,与针座4连接的针管5,设置在针管5外周的导管7,导管7通过铆钉12与导管座6压合连接,所述的针管5靠近针尖处的管道体上设置有压痕8;针管5上同时设置有防针刺安全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的防针刺安全装置包括钢片1和安全夹2。
如图1所示,所述的钢片1位于安全夹2内,且钢片1上设置有内穿针管5的限位孔9。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安全夹2包括相互连接的安全夹A端和安全夹B端,所述的安全夹A端位于导管座6的内部,安全夹B端位于导管座6的外部;所述的安全夹A端设置有内穿针管5的中心孔3;所述的安全夹B与钢片1固定,同时钢片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钢片上的卡扣与导管座6上的侧孔10卡扣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导管座6内设置有套在针管5上的隔离塞11和位于导管座6出口端内壁上的铆钉12。
如图1所示;针管靠近针尖端有一压痕,安全装置与导管座、针管、针座组装在一起,防针刺装置的A端部分位于导管座的内部,B端位于导管座的外部并与之相连,针座4与针管5连接在一起并穿过防针刺安全装置A端的中心孔3、钢片上的限位孔9和导管座6;当针座4和针管5一块拔出时,安全装置与针管5一块被抽出,并将针尖包裹,如图3所示,从而达到避免了针尖意外伤人的效果。
当针座和针管一块拔出时,钢片1与导管座上的侧孔10卡扣解除,同时钢片回位,将防针刺安全装置A端的中心孔3堵上,压痕8遇到限位孔9从而使安全装置与针管一块抽出,并将针尖包裹,从而达到避免了针尖意外伤人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9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