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塑胶油化装置尾气微排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9166.4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尼克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00;B01D53/0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化装 尾气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中尾气净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废塑胶油化装置尾气微排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再生橡塑是利用废旧橡塑制品经分解、破碎、筛选、配料、脱硫、压片再生成为可利用资源。目前再生橡塑生产工艺主要为动态脱硫工艺,其过程是废旧橡胶粉及各种配合剂,投入密封动态脱硫罐,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脱硫,脱硫后出罐前须排出罐内高温高压废气,废气中含硫化氢、苯、甲苯等苯系物。排出废气经膨胀器降温降压,吸收塔吸收可溶性废气。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及工艺降温、降压效果有限,废气温度仍然较高,尤其是夏天降温较难,废气吸收率低,在开始排气的瞬间有超标排放不稳定的问题,且排放的废气容易未达标就进行排放,影响周边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废塑胶油化装置尾气微排循环系统,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废塑胶油化装置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所述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依次设有二氧化碳进口,碳过滤装置,气体增压机,气水分离器、管道过滤器,组合式干燥机,过滤装置,空气储罐,中控气源,吸附塔,消声器,缓冲器,粉尘过滤器,在线监控装置和在线流量计,所述的在线流量计后面设有净空装置与再循环装置。
所述的废塑胶油化装置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器和超精过滤器。
所述的废塑胶油化装置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所述的一级过滤器为RGX0110-E5-GL型过滤器;超精过滤器为RGX0110-E3-GL型过滤器。
所述的废塑胶油化装置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所述的吸附塔采用的13X与5A型分子筛进行吸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塑胶油化装置尾气微排循环系统及净化处理方法,解决现有废橡胶再生回收工艺流程中废气处理不达标以及容易造成不达标的废气排放的问题。采用气水分离器、管道过滤器,组合式干燥机,过滤装置,吸附塔,粉尘过滤器等多重的系统过滤吸附尾气,然后将净化后的尾气通过在线监控装置进行在线监测,若尾气检测合格则储存然后排放,若不合格返回进行循环处理直至达标为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图中1-二氧化碳进口,2-碳过滤装置,3-气体增压机,4-气水分离器,5-管道过滤器,6-组合式干燥机,7-一级过滤器,8-超精过滤器,9-空气储罐,10-中控气源,11-吸附塔,12-消声器,13-缓冲器,14-粉尘过滤器,15-在线监控装置,16-在线流量计,17-净空装置,18-再循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废塑胶油化装置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所述的尾气微排循环系统依次设有二氧化碳进口1,碳过滤装置2,气体增压机3,气水分离器4、管道过滤器5,组合式干燥机6,过滤装置,空气储罐9,中控气源10,吸附塔11,消声器12,缓冲器13,粉尘过滤器14,在线监控装置15和在线流量计16,所述的在线流量计16后面设有净空装置17与再循环装置18。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器7和超精过滤器8。
所述的一级过滤器为RGX0110-E5-GL型过滤器;超精过滤器为RGX0110-E3-GL型过滤器。
气体增压机3可以为变频增压机或者空压机。
所述的吸附塔采用的13X型分子筛进行吸附。
废气进入系统后,依次进过二氧化碳进口1,碳过滤装置2,气体增压机3,气水分离器4、管道过滤器5,组合式干燥机6,过滤装置,空气储罐9,中控气源10,吸附塔11,消声器12,缓冲器13,粉尘过滤器14,在线监控装置15和在线流量计16,然后将净化后的尾气通过在线监控装置进行在线监测,若尾气检测合格则储存然后排放,若不合格返回进行循环处理直至达标为止。
处理后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净化用作他用,如制作干冰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尼克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尼克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9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渐变式方阻薄膜
- 下一篇: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