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喷枪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38805.5 | 申请日: | 2014-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3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一嘉;徐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4C5/02 | 分类号: | B24C5/02;B24C5/04;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枪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喷枪清洗装置,其具有高压吸砂清洗及高压清水清洗两组喷枪。
背景技术
为有效清洗各类制品表面的腐蚀层(如锈蚀层、鳞皮)、油漆层、边角部加工毛刺等,通常采用混合式射流清洗技术。这种混合式射流清洗技术因为射流发生形式的不同,其清洗效果、射流稳定性等均存在巨大差异。通常情况下,考虑到清洗操作的方便、快捷性,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后混合射流的清洗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增压系统,如三柱塞泵将水压力增压至足够高的压力水平,如80MPa,同时将此高压水传递至后混合喷嘴处,后混合喷嘴依靠自身的特殊形腔,在通水喷射时自动产生一个对应的自吸力,该自吸力即为砂路供应的基本动力源,该自吸力通过一个插在搅拌池中的管子将混合有高浓度砂粒的砂浆吸入喷嘴,并在喷嘴内的混合腔内完成混合后向外喷射,如此实现最终的后混合喷射,以此来实现清洗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吸砂清洗装置不包括清水清洗,在清洗完被清晰物后,需要配合清水清洗装置单独进行砂石的清洗清理,并且其在清洗后的水以及砂的回收循环需要重新收集并重新放置于砂水混合池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喷枪清洗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喷枪清洗装置,包括水箱、泵、支撑座、过滤器、两组水枪、切换阀,在支撑座上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通过隔板间隔分离成水箱I和水箱II,水箱II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泵固定于水箱下方,泵的吸水口通过管路与出水口连通连接,水箱I内底部设有砂石,泵的高压水出口经管路分为出水管路I和出水管路II,出水管路I的管路上串接有射流泵吸砂装置,射流泵吸砂装置设置于水箱I内,出水管路II的管路上串接有过滤器,出水管路I和出水管路II的末端均设有带阀的管接头,两组水枪分别通过管路与管接头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水箱上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与水箱I连通的导水口。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水箱I与水箱II之间隔板上设有通水口,通水口上封装有过滤网或筛。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射流泵吸砂装置包括泵体、喷嘴、喉管、喷砂管以及与泵体连通连接的吸砂管,喷嘴与泵体左端螺纹连接,喷砂管与泵体右端螺纹连接,且喷砂管与泵体的连接处端部设有与泵体内腔口匹配连接的喉管。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吸砂管与泵体倾斜设置,其中心轴线与泵体的轴心夹角a为35°~40°。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喉管内部的通孔两端均为喇叭型锥口。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喷枪清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嘴包括管体和喷头,管体右端与喷头连接,管体右端的外圆设有与泵体连接的螺纹,其左端外圆带有与进水管连接的凹槽I。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喷砂管左侧外圆设有与泵体配合连接的螺纹,其右端外圆带有与出砂管连接的凹槽II,喷砂管的管内孔为左端孔径小于右端孔径,中间段为连接两端孔的圆锥孔。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水箱的水箱盖上部空间设有集水罩,集水罩内设有置物支架。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水箱的周侧及支撑座周侧均设有护板。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水箱由隔板分隔成水箱I和水箱II,水箱I和水箱II上方设置有水箱盖,水箱盖上设置有导水口,在水箱盖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清洗物的固定支架,以及用以收集清洗后水及砂的集水罩,即经由水枪喷出的水循环通过导水口流入水箱I,并经水箱I通过隔板上的设置有过滤网或筛的通水口进入水箱II,从而保证水箱II内的水为不含砂的水;本实用采用的射流泵吸砂装置,其维修维护方便,零部件损坏不用更换整个泵体而是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由于吸砂管内径小于喉管内径避免了由于吸入大的砂石、木屑等杂物堵塞泵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喷枪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射流泵吸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射流泵吸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双喷枪清洗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8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