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泡内气体流动规律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38088.6 | 申请日: | 2014-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4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弟;黄旭;段磊;王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郭德忠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泡 气体 流动 规律 试验装置 | ||
1.一种空泡内气体流动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25)、通气管、稳压罐(16)、可调流量计(14)、粒子注入装置(9)、阀门、试验件(2)、光源组件和图像采集模块,外围设备为闭式循环水洞实验台;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激光发生器(21)、导光臂(1)和柱透镜(3);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高速摄像机(22)、主机(23)和显示器(24);
其整体连接关系为:压气机(25)的出口通过通气管Ⅳ(18)连接稳压罐(16)的入口,稳压罐(16)出口通过通气管Ⅲ(13)与二分阀门Ⅱ(12)相连,通气管Ⅲ(13)上装有阀门Ⅳ(15)与可调流量计(14),通气管Ⅲ(13)经二分阀门Ⅱ(12)将气体分为两路:一路气体由通气管Ⅱ(8)经阀门Ⅱ(10)和阀门Ⅰ(7)后连接在二分阀门Ⅰ(6)的一个岔口上;另一路气体由通气管Ⅵ(20)经阀门Ⅲ(11)后进入粒子注入装置(9)中,再由粒子注入装置(9)的出口经通气管Ⅴ(19)和阀门Ⅴ(17)与二分阀门Ⅰ(6)的另一岔口连接;二分阀门Ⅰ(6)另一端与通气管Ⅰ(5)连接,通气管Ⅰ(5)与试验件(2)本体上的内螺纹段螺纹连接;试验件(2)位于闭式循环水洞实验台的试验段(4)内;激光发生器(21)连接导光臂(1),导光臂(1)的前端设置柱透镜(3),柱透镜(3)正对试验段(4)内的试验件(2),高速摄像机从垂直于柱透镜(3)照射方向正对试验段内的试验件(2),高速摄像机(22)连接控制其拍摄范围和拍摄频率的主机(23),主机(23)连接显示器(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泡内气体流动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件(2)由本体和头部两部分组成,本体为两端开放的圆形空腔结构,内圆周面上加工有内螺纹段,一端的内孔从端面沿轴向扩有台阶孔;头部是由锥形段和圆柱段组成的一体结构,圆柱段为空腔结构,其前端加工与本体内孔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外螺纹段之外的外圆周面上加工与内腔相通的气孔;头部 通过圆柱段的螺纹段与本体的内孔配合,本体的空腔与头部圆柱段的内腔相通,头部圆柱段上的气孔与本体的台阶孔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泡内气体流动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采用液态石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80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扶手抗过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快速检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