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8036.9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砚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砚微 |
主分类号: | A61L9/14 | 分类号: | A61L9/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王显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香机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为提供一种香精雾化装置的结构改良,尤其是指一种双工作模式切换的扩香机。
背景技术
按,香气,给人一种放松的感受,除了给了愉快的心情外,更给人一种自在感,对此,许多具有制香功能的对象被发展出来,如芳香包或芳香喷剂等。
当中有一种雾化装置,又称芳香机,将香精油雾化后喷出,来改善环境的气味,而这种雾化装置,为了对应不同的场合,又会有不同的设计方针,如车内为密闭空间,喷的量及时间就不能过多,而居家使用就需要多一些。
如此一来,使用者为了在车内及居家时,都可以体验到这种香气,就必须要有两台雾化装置,分别是车用型的及家庭型的,这样将会导致使用者的成本提升,并且造成浪费,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故,本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双工作模式切换的扩香机的新型专利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透过震动感知器及微控模块的配合,产生不同的作动模式,使雾化总成根据模式进行不同作动,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技术芳香机所存在的单模式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双工作模式切换的实用进步性。
一种扩香机,其包含:
一壳体组件;
一设于该壳体组件内的电源模块;
一设于该壳体组件内并与该电源模块电性链接的雾化总成;
一设于该壳体组件内并与该雾化总成连结作动的震动感知器;及
一与该震动感知器连结作动并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微控模块。
其中该壳体组件由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透光件所组成。
其中该壳体组件内更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所散出的光由该透光件处向外散出。
其中该更包含一收容精油的精油瓶,该精油瓶具有一芯棒,且该芯棒由发泡成型制成。
其中该芯棒透过发泡成型制成于精油瓶内形成一防止脱落的限位部。
其中该雾化总成与该芯棒相抵触并进行震动雾化。
其中该微控模块包含一车用模式及一家用模式。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新型包含一壳体组件、一设于该壳体组件内的电源模块、一设于该壳体组件内并与该电源模块电性链接的雾化总成、一设于该壳体组件内并与该雾化总成连结作动的震动感知器及一与该震动感知器连结作动并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微控模块。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藉由上述的结构,当产生震动时,透过震动感知器的作动,即可知道当前是处于何种情况(如车上或居家),而微控模块将根据震动的结果,来产生相对应工作模式(车用或居家),藉此,使用者不需要过度精密的操作,即可自动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达到双工作模式切换的目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
图4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精油瓶剖视图。
图5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6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第图1至图6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包括:
一壳体组件1;
一设于该壳体组件1内的电源模块2;
一设于该壳体组件1内并与该电源模块2电性链接的雾化总成3;
一设于该壳体组件1内并与该雾化总成3连结作动的震动感知器4;及
一与该震动感知器4连结作动并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微控模块5。
上述的壳体组件1由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透光件所组成,且壳体组件1内更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所散出的光由该透光件处向外散出。
其中更包含一收容精油的精油瓶6,该精油瓶6具有一芯棒61,且该芯棒61由发泡成型制成,又该芯棒61透过发泡成型制成于精油瓶6内形成一防止脱落的限位部62,而该雾化总成3与该芯棒61相抵触并进行震动雾化。
上述的微控模块5包含一车用模式及一家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砚微,未经黄砚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8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