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板自动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124.7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阳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自动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的辅助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板自动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国外已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广,我国在技术上也已基本成熟,并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不仅建成了一大批太阳能发电厂,同时也将太阳能发电应用到了居民小区、学校等场所的照明、报警及信号指示中,但太阳能存在着密度低、间歇性、光照方向和强度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问题,这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装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很多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都是固定的,发电效率低下,即使存在一些自转向装置,也多是在电池板阵列面上集成光敏元件与控制器,不仅增加制造难度,而且也只能实现小幅度的前后左右移动,并不能实现太阳光照的有效利用。据据实验统计,在太阳能发电相同条件下,采取良好跟踪比固定位置发电效率会提高35%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板自动转向装置,它能够实现太阳能发电板随太阳位置与光强的变化进行360度水平自动转动的功能,并将传感装置与发电面板隔离开,减少集成难度,避免相互干扰。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板自动转向装置,包括传感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转向装置,各装置间采用屏蔽信号线连接,所述传感装置为半球体结构,所述传感装置通过空心立杆间隔设置在太阳能板的一侧,所述半球体表面覆盖感光外壳,所述感光外壳由光伏材料制成,以竖直球径为中心均分为八个板块,各版块相交于球冠顶部的中心点,所述半球体底部设置空心基座,所述基座外表面设置屏蔽层,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以及与电机转轴相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点。
[0008]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A/D单元、单片机单元和D/A单元。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以及与电机转轴相连接的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点。
所述步进电机采用直流型。
传感装置所分八个板块依地理水平方向的八个方位划分,即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方位所占转角均为45度,共覆盖360度成一圆周。
当太阳方位发生变化时,八个感光板块之间会产生电势差,将每个板块感生电压大小分别传入A/D单元,经A/D单元处理变为数字信号进入单片机执行比较程序,找出电压最大板块,以确定转向方位,并通过与当前所处方位比较,计算方位差与转角角度,将转角角度信息通过D/A单元转换为4至20毫安电流驱动信号以控制电机转向,电机带动传动轴控制太阳能板的转向。
该装置不必人工干预,特别适合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和不便维护的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适用于各种太阳能发电场合,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板自动转向装置,包括顺次连接传感装置的、信号处理装置和传动装置,各装置间采用屏蔽信号线13连接。所述传感装置为半球体结构1,所述半球体表面覆盖感光外壳2,所述半球体底部设置空心基座3,所述基座外表面设置屏蔽层4,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
[0018] 所述感光外壳由光伏材料制成,为保证精确性,可以选取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阵列相同的材料,半球外壳以竖直球径为中心均分为八个板块,八个板块的共同交点位于球冠顶部的中心点位置。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顺次线接的A/D单元5、单片机单元6和D/A单元7,各单元的核心在于其各自所选用的专用芯片。考虑成本因素,单片机可以采用比较普遍的89C51系列芯片,A/D单元可选用8位80MSPS高速模数转换器TLV5580芯片,D/A单元可选用12位电压输出型的数模转换器TLV5616芯片。由于各芯片均属于微电工作状态,且工作电源范围大致相同,所以可取±5V的锂电池供源,无需频繁更换、持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阳,未经陈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压介质可双向流动的压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轴太阳跟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