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舰船上甲板复合材料矩形挡水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036.7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梵;刘令;张二;崔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3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舰船 甲板 复合材料 矩形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舰船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舰船上甲板复合材料矩形挡水板结构。
背景技术
舰船上甲板挡水板有扁钢形和矩形两种,扁钢形主要布置在有甲板舾装件处,其余部位为矩形挡水板。矩形挡水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从上甲板边缘流至干弦,因此需要良好的密封性;其次是要承受人员践踏、波浪抨击、舷梯的侧压力等,因此需要一定的强度与刚度。
传统的矩形档水板由方木和钢质槽形罩壳组成,方木与上甲板通过螺栓连接,钢质罩壳与方木用螺钉固定,再与上甲板之间通过膏灰和胶密封,如图1所示。
这种挡水板的缺点是钢质罩壳易腐蚀,木质芯材易吸水,当罩壳与上甲板的密封被破坏后,挡水板会在内部积水腐蚀,致使钢质罩壳渗水甚至烂穿。往往舰船完成等级修理后不久,钢质罩壳就出现渗水,失去挡水作用,而且钢铁的腐蚀的锈水流到干弦,污染舰容,使用方为此反映强烈,希望修理部门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如何在确保挡水板强度、刚度,且有效控制结构重量、满足制造安装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一种能有效解决原挡水板渗水腐蚀问题的材料与结构形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舰船上甲板复合材料矩形挡水板结构,在确保原挡水板强度、刚度、且有效 控制结构重量、满足制造安装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解决原矩形挡水板渗水腐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舰船上甲板复合材料矩形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复合材料罩壳和泡沫芯材组成的长条状挡水板,以及复合材料套管,所述泡沫芯材的全部外表面由复合材料罩壳包覆,沿所述挡水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横向通孔,所述复合材料套管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复合材料罩壳中的通孔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复合材料套管中央通孔下端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端面开设有连接螺孔,螺钉穿过复合材料套管中央通孔与沉孔内连接块的连接螺孔连接,所述连接块焊接在舰船上甲板相应位置。
优选的,所述挡水板横截面为矩形或上小下大的梯形。
优选的,所述沉孔为圆孔,所述连接块为与沉孔相配的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沉孔为方孔或多边形孔,所述连接块为与沉孔相配的棱柱体。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罩壳和复合材料套管均由碳纤维或玻璃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泡沫芯材采用PVC硬质泡沫芯材。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套管与挡水板之间用高强环氧腻子胶粘接填实。
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材料罩壳完全包裹泡沫芯材形成挡水板,复合材料罩壳与复合材料套管密封连接形成一个全封闭结构,将泡沫芯材密封在复合材料罩壳内,可有效防止挡水板渗水与积水,避免上甲板腐蚀。连接块固定焊接在上甲板相应位置,螺钉穿过复合材料套管与连接块连接后将整个挡水板结构牢牢固定在上甲板上。
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不吸水的优点,碳纤维、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均可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复合材料罩壳为碳纤维或玻璃钢等复合材料根据泡沫芯材形状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材料包裹泡沫芯材的结构形式,与原来的钢质罩壳包方木的结构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磁性低、隐身性好等优异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挡水板横截面结构图
图2为复合材料矩形挡水板横截面结构图
图3复合材料套管截面图
其中:1.方木 2.槽形钢质罩壳 3.螺母 4.螺杆 5.螺钉 6.泡沫芯材 7.复合材料罩壳 8.复合材料套管 9.螺钉 10.连接块 11.挡水板12.通孔 13.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矩形挡水板,已在背景技术中作了详细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泡沫芯材6为PVC聚氯乙烯硬质泡沫芯材,复合材料罩壳7为玻璃钢罩壳,复合材料套管8为玻璃钢套管,螺钉9为沉头螺钉,连接块10为不锈钢材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矩形挡水板长度为1000mm,沿挡水板长度方向在距离挡水板两端各250mm处布置两个螺钉连接。复合材料套管8厚5mm,复合材料罩壳7厚5mm。不锈钢连接块10为圆柱形,高20mm,直径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