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地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6521.2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华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3/02;A61K36/80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连慧敏 |
地址: | 04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地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材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地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生地,别名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 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生地在制药时一般都要进行烘烤,将生地内的水分烤干,传统的生地烘烤是明火直接烘烤,烘烤过程中,明火当中的硫会进入生地中,容易烤焦或烤糊。而且,烤过的生地内会含有硫,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干净卫生,烘干效果好,简单实用的生地烘干设备。
生地烘干设备,包括鼓风机、集热炉和烘干池,所述鼓风机和烘干池之间通过集热炉相连,所述集热炉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炉膛,集热炉的内部通过隔板分为集热腔和排烟腔,集热腔设置在排烟腔的下方,集热腔内设置有多根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端穿过集热炉的底部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隔板后延伸到排烟腔内,所述集热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集热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烘干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烟腔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垂直设置在集热腔的外壁,进风管与出风管之间的安装角度在90°~180°之间,保证进风管与出风管的距离不要太近,完全吸收多根排烟管内的热量。
作为优选地,所述排烟口上设置有可开启和闭合的封盖,在排烟时将封盖打开,方便排烟管内的烟冒出,在不使用时将封盖盖合,避免外界的杂物进入到排烟腔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封盖的一端自由,另一端铰接在集热腔的外壁上,所述封盖可绕铰接轴旋转180°,这种结构的封盖十分实用,绕铰接轴转动封盖即可完成封盖的开启和关闭,简单易行。
作为优选地,所述烘干池上覆盖有草席,草席即可保存烘干池内的温度,又不会将将烘干池完全封闭,避免生产出的生地质量不好。
作为优选地,所述加热炉膛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通风道,有利于加热炉膛内燃料的燃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集热腔内设置有多根排烟管,排烟管将集热炉的底部与排烟腔相连通,加热炉膛产生的热烟通过多根排烟管后从排烟腔上方的排烟口排出,热烟的热量被排烟管所吸收,鼓风机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入到集热腔内,冷空气穿过多根排烟管并吸热后,从出风管进入到烘干池内,集热腔内没有烟雾,进入烘干池内的热风不会含有有害物质,这样既能达到良好的烘干效果,烘干的生地又不会含有硫等有害物质,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地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地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图1或图2中集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鼓风机,2为集热炉,3为烘干池,4为加热炉膛,5为草席,21为隔板,22为集热腔,23为排烟腔,24为排烟管,25为进风管,26为出风管,27为排烟口,28为封盖。,41为通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生地烘干设备,包括鼓风机1、集热炉2和烘干池3,鼓风机1和烘干池3之间通过集热炉2相连,集热炉2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炉膛4,加热炉膛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通风道41,集热炉2的内部通过隔板21分为集热腔22和排烟腔23,集热腔22设置在排烟腔23的下方,集热腔22内设置有多根排烟管24,排烟管24的一端穿过集热炉2的底部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隔板21后延伸到排烟腔23内。集热腔2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管25,进风管25上连接有鼓风机1,集热腔2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管26,出风管26与烘干池3的内部相连通。其中,进风管25和出风管26均垂直于集热腔22的外壁设置,进风管25与出风管26之间的安装角度在90°~180°之间。排烟腔23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27,排烟口27上设置有封盖28,封盖28的一端自由,另一端铰接在集热腔22的外壁上,所述封盖28可绕铰接轴旋转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华,未经孙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6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终端场线路无线监测及防盗预警系统
- 下一篇:病房呼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