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装橡胶转轮的陶瓷瓦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6483.0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卫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乡宁县通洋紫陶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4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转轮 陶瓷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瓦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装橡胶转轮的陶瓷瓦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施釉线是必不可缺的步骤。胚体在施釉线运行过程中,胚体不规则的运动过程会发生碰撞和摩擦,使陶瓷瓦的成品率降低,并存在边棱不齐影响产品外观的现象。施釉结束后进入下一个工艺时,如果胚体的运行不齐整,在烧结时容易出现翘瓦现象,降低产品的优等率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快速调整胚体位置,大大提高陶瓷瓦成品率的一种加装橡胶转轮的陶瓷瓦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加装橡胶转轮的陶瓷瓦生产线,包括施釉线和胚体,所述胚体随施釉线向前运动,所述施釉线上设置有至少1组找正装置,所述找正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施釉线两侧的转轮装置,所述转轮装置包括支架、转轴和转轮,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地面,所述转轴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且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转轮可以绕转轴自由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施釉线上找正装置的数量为3组,或为4组,或为8组。
优选的是,所述转轮与胚体之间的间隙为3-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转轮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施釉线上增加找正装置,找正装置能够扶正、调直胚体在施釉线上的运行轨迹,避免胚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摩擦,出现边棱不齐的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成品率。
第二,找正装置为一对与施釉线成90度的可以自由转动的转轮,这样当胚体与转轮碰撞后,转轮会再胚体的带动的下转动,转轮不给胚体增加任何外力。转轮的外侧与胚体边缘相切,快速将胚体扶正、调直。
第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快速将胚体在施釉线上的位置,有效提高陶瓷瓦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施釉线,2为胚体,3为找正装置,4为转轮装置,41为支架,42为转轴,43为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加装橡胶转轮43的陶瓷瓦生产线,包括施釉线1和胚体2,所述胚体2随施釉线1向前运动,所述施釉线1上设置有至少1组找正装置3,所述找正装置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施釉线1两侧的转轮装置4,所述转轮装置4包括支架41、转轴42和转轮43,所述支架41固定设置在地面,所述转轴42设置在支架41的顶部且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转轮43可以绕转轴42自由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施釉线1上找正装置3的数量为3组,或为4组,或为8组。根据施釉线1的长度在施釉线1增设多个找正装置3,保证胚体2运行轨迹的正常。
优选的是,所述转轮43与胚体2之间的间隙为3-5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转轮43的材质为橡胶。橡胶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矫正胚体2的过程中不会造成胚体2损坏。
加装找正装置3后与未装找正装置3的产品比对,陶瓷瓦的外观整洁,边棱齐整,无影响边棱釉面现象。未装找正装置3的陶瓷瓦有边缘不齐,釉面损伤和翘角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快速将胚体2在施釉线1上的位置,有效提高陶瓷瓦的成品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乡宁县通洋紫陶工艺有限公司,未经乡宁县通洋紫陶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6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