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分区反吹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466.5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马长欢;张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胜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6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分区 反吹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吹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分区反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液体净化除杂技术中,气流反吹技术对滤芯长期稳定的使用性能和设备的连续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般的液体净化除杂装置中(如附图1所示),含杂质液体的入口一般位于过滤容器的罐体侧下部,采用与过滤容器直径相接的直管段型式,通过这一过滤介质入口将含杂质液体引入过滤容器内,过滤管将含杂质液体含有的固体颗粒阻挡在过滤元件的外表面,通过过滤元件净化后的液体由含杂质液体的出口排出,出口一般位于过滤容器的罐体侧上部,过滤管外表面的杂质将通过反吹气体将其吹扫排放掉,反吹气入口一般位于过滤容器的罐体侧上部。这种液体净化除杂装置采用过滤、反吹、排污同时进行的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反吹气体的量对所有过滤元件反吹的效果不明显,容易存在部分过滤元件反吹再生不彻底及杂质反吹不干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增强型分区反吹过滤装置,该反吹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过滤元件的再生能力,提高过滤反吹效率和降低过滤元件反吹操作次数和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型分区反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单元和反吹单元,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器壳体、过滤元件和管板,其中管板设置于过滤器壳体的上部,过滤元件固定于管板上并排布于管板的下方,过滤器壳体下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进口管道,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过滤器壳体的上部与封头密封连接,该封头的顶部设有介质出口管道,在介质出口管道的下部设有放空口,所述的封头内部由钢板均分为多个与管板相对的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反吹进气管,该反吹进气管的下部深入到管板的上方,反吹进气管的上部通过进气阀门与反吹气体管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过滤反吹效果,单独进行一个腔室的循环过滤反吹,反吹效果较好,过滤反吹效率高,同时提高了过滤元件的再生能力,延长了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2)过滤元件的反吹操作次数较少,并且滤芯不必器外再生和过早更换,减少了滤芯投资和人工操作次数,降低了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工业含杂质液体净化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面说明:1、过滤器壳体,2、过滤元件,3、管板,4、反吹气体管道,5、介质出口管道,6、放空口,7、介质进口管道,8、排污管道,9、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增强型分区反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和反吹单元,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器壳体1、过滤元件2和管板3,其中管板3设置于过滤器壳体1的上部,过滤元件2固定于管板3上并排布于管板3的下方,过滤器壳体1下部的侧壁上设有介质进口管道7,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8,过滤器壳体1的上部与封头密封连接,该封头的顶部设有介质出口管道5,在介质出口管道5的下部设有放空口6,所述的封头内部由钢板均分为6个与管板3相对的腔室9,每个腔室9内分别设有反吹进气管,该反吹进气管的下部深入到管板3的上方,反吹进气管的上部通过进气阀门与反吹气体管道4相连接,反吹运行过程中,打开其中的一个反吹进气管上方的进气阀门,其它的进气阀门关闭,逐个对各个腔室9所对应的过滤元件2进行反吹清洗,直到6个腔室9都被反吹完毕,这样反吹的优势在于,同样的反吹气体量现在只反吹6分之一数量的过滤元件2,大大提高了过滤元件2的再生能力,提高了过滤反吹效率,取得了理想的过滤反吹效果,降低了过滤元件反吹操作次数和运行费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胜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胜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系统
- 下一篇:低成本Q345R钢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