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机床刀架的控制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947.4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柯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朗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00 | 分类号: | B23Q15/00;B23B2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刀架 控制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刀架的控制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控制盒大多采用两个四路转换型继电器,一个四路继电器触点用来切换三路电机的强电流的负载,另外一个四路继电器的线路功率仅有2W左右,电流很小,弱电流和强电流的特性不一样,对触点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样,由于原来的强电流和弱电流之间的切换是由一款继电器执行的,使用过程中会有以下问题:强电流切换对触点熔点和接触力要求较高,弱电流切换对接触电阻要求较高,另外强电流使用过程中对触点的损耗大,弱电流则小,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触点损耗也不尽相同和平衡,同时实际继电器工作影响各触点间的同步性及接触可靠性;另外弱电流电路和强电流电路信号的转换,对信号的灵敏度也不尽相同,造成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较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电流电路和弱电流电路进行独立设计,使得强弱电流的电路在互相切换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有效的降低了故障率,也使产品的寿命周期提高了至少三倍的数控机床刀架的控制电路结构。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刀架的控制电路结构,包括电路输入端以及两个电路输出端,所述电路输入端与第一电路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壹二极管及两个继电器一,电路输入端与第二电路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贰二极管及两个继电器二,电路输入端与两个继电器一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一触点,电路输入端与两个继电器二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二触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壹二极管的正极与电路输入端电连接、负极与第一电路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贰二极管的正极与电路输入端电连接、负极与第二电路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路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4V。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经过对电路的重新设计及优化,对强电流负载电路和弱电流电路进行独立设计,采用三路继电器切换强电流电路,用一路继电器切换弱电流电路,尽量的减少了强电流电路和弱电流电路切换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降低了故障率,使得使用寿命周期提高三倍以上,而且采用独立的继电器配置,对于弱电流电路信号的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数控机床刀架的控制电路结构,包括电路输入端10以及两个电路输出端11、13,所述电路输入端10与第一电路输出端11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壹二极管12及两个继电器一17,电路输入端10与第二电路输出端13之间并联连接有第贰二极管15及两个继电器二14,电路输入端10与两个继电器一17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一触点16,电路输入端10与两个继电器二14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二触点18。
上述中,所述第壹二极管12的正极与电路输入端10电连接、负极与第一电路输出端11电连接;或所述第贰二极管12的正极与电路输入端10电连接、负极与第二电路输出端13电连接。
上述中,所述电路输入端10的输入电压为24V。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朗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朗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