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试验梁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781.6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桂;徐洁;陈妤;陈素碧;高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试验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试验梁模板。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在钢筋锈蚀后粘结性能下降,甚至失去粘结性。对于此类工况的模拟对于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是极为必要的。目前,对于无粘结状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拟仅通过使用较薄的隔离物(如PVC管、塑料袋等)包裹局部钢筋,再浇筑混凝土。这些隔离物是轻质且易碎的,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PCV管破裂,从而导致混凝土与钢筋互相接触,无法达到预定目标。而且与实际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粘结性能相似度较低;无法对该类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更为精确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模拟无法对力学性能进行精确研究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混凝土试验梁模板。能够更加精确的模拟无粘结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能够直观的判断钢筋与混凝土是否产生粘结性能及观察试验中受拉钢筋变形情况,同时能确保钢筋表面应变片不会损坏,得到更为精确的试验数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试验梁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模板本体包括模板底板,模板底板上连接有组件,组件为长方体,组件位于模板底板的中间位置且各边平行,组件内部设有两条平行的钢筋凹槽。
进一步地,模板底板长度为a、宽度为b;组件长度为c,宽度为d;其中c=0.5a~0.7a,b=d。
进一步地,钢筋凹槽为长方形,深度为e;组件高度为f;其中e=0.4f~0.6f。
进一步地,钢筋凹槽位于组件上表面处;组件上表面设有转动钢板,转动钢板可完全覆盖钢筋凹槽。
进一步地,组件通过螺纹钉固定在模板底板上,可拆卸。
进一步地,组件为钢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模拟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无粘结状态,能够直观准确的记录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失去粘结性能的力学性能变化,与实际工况的相似度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组件3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组件3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 模板本体, 2. 模板底板, 3. 组件, 4. 钢筋凹槽,5. 转动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3所示,一种混凝土试验梁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模板本体1包括模板底板2,模板底板2上连接有组件3,组件3为长方体,组件3位于模板底板2的中间位置且各边平行,组件3内部设有两条平行的钢筋凹槽4。模板底板2长度为a、宽度为b;组件3长度为c,宽度为d;其中c=0.5a~0.7a,b=d。钢筋凹槽4为长方形,深度为e;组件3高度为f;其中e=0.4f~0.6f。钢筋凹槽4位于组件3上表面处;组件3上表面设有转动钢板5,转动钢板5可完全覆盖钢筋凹槽4。组件3通过螺纹钉固定在模板底板2上,可拆卸。组件3为钢模。
使用时,将已经绑扎好的钢筋笼放置在钢筋凹槽4里,移动转动钢板5使其覆盖住钢筋凹槽4。灌入混凝土、振捣并按照一般试验梁浇筑方法进行,并养护后,对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对本发明设计的试验梁研究受拉钢筋大面积锈蚀后与混凝土失去粘结性而导致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变化。组件3为钢模,通过螺纹钉固定在模板底板2上,可拆卸,做到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路相交立体交叉结构
- 下一篇:道岔自动注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