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络联合器的纱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444.7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甫;蔡波;沈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4 | 分类号: | D01H9/04;D01H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朱新学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的纺织行业,尤其是一种细络联合器的纱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Muratec NO.21C自络筒是日本村田公司生产的一种机型,目前在我司使用的是其与细纱机联接在一起进行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员。但目前,我们发现在联接器部分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了找头成功率的下降和消耗的增加。
细络联中联接器的找头成功与否直接大大影响了络筒的生产效率和消耗,原因在于其是自动化的生产,与传统的手工找头放置纱管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依赖于机器本身,后者则依赖于人工。联合器的找头是几个环节相扣的动作,其包括挑起纱尾、吸住纱尾、剪刀剪断纱线、纱尾吸入纱管中、排出纱管,络筒再通过底部吹气把纱管中的纱尾吹出并吸入小吸嘴中来完成生产准备,其中任何一动作的失败都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和消耗的增加。
目前,生产中我们发现在纱尾吸入纱管环节成功率很低,造成了其他环节的无用功,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经过分析,是由于在剪刀剪断纱线的时候周围存在较大的外风,导致纱尾的飘动,难于被吸入纱管中,造成成功率的下降,消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断纱时纱尾吸入纱管的成功率的细络联合器的纱尾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细络联合器的纱尾处理装置,它包括移动装置、剪纱装置、纱尾挑出装置和纱尾吸出装置,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底座、轨道和滑块,轨道设置在底座上,轨道上设有多个滑块,轨道上延滑块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纱尾挑出装置、纱尾吸出装置和剪纱装置;所述的纱尾挑出装置包括机架、吹分机、移动块和纱尾挑出器,所述的机架设置在底座上,机架上设有滑轨,滑轨上配合设有移动块,移动块上通过气缸设有纱尾挑出器;所述的剪纱装置包括机架和剪刀;所述的纱尾吸出装置包括风管和吸风机,风管呈弧形,风管上设有吸风口,吸风机设置在风管末端,吸风口设置在剪纱装置的上方;所述的纱尾吸出装置的侧面设有挡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轨道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弧形轨道和圆形轨道,其中弧形轨道与圆形轨道连通形成一个回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纱尾挑出装置、纱尾吸出装置和剪纱装置依次设置在圆形轨道上,且剪纱装置与纱尾吸出装置的吸风口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细络联合器的纱尾处理装置,将纱筒设置在滑块上,随着滑块的运动依次经过纱尾挑出装置、纱尾吸出装置和剪纱装置,其中纱尾挑出装置将纱尾挑出,在纱尾吸出装置的作用下将纱尾吸入风管,与风管对应的剪纱装置对纱尾进行剪断处理,与此同时,纱筒底部的滑块带动纱筒进行自传,使剪断后的纱尾缠绕在纱筒顶部。这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纱尾吸出装置的侧面设有挡板可减小周围的空气的流动,大大增加纱尾吸入纱管的成功率,通过安装前后的对比,络筒的找头成功率有原来的62%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85%左右,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左右,每班8小时消耗降低了2%左右;因此安装挡板后的改进弥补了存在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消耗,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纱尾挑出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纱尾吸出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细络联合器的纱尾处理装置,它包括移动装置1、剪纱装置2、纱尾挑出装置3和纱尾吸出装置4,所述的移动装置1包括底座5、轨道6和滑块7,轨道6设置在底座5上,轨道6上设有多个滑块7,轨道6上延滑块7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纱尾挑出装置3、纱尾吸出装置4和剪纱装置2;所述的纱尾挑出装置3包括机架9、吹分机10、移动块11和纱尾挑出器12,所述的机架9设置在底座5上,机架9上设有滑轨,滑轨上配合设有移动块11,移动块11上通过气缸13设有纱尾挑出器12;所述的剪纱装置2包括机架14和剪刀15;所述的纱尾吸出装置4包括风管16和吸风机17,风管16呈弧形,风管16上设有吸风口,吸风机17设置在风管16末端,吸风口设置在剪纱装置2的上方;所述的纱尾吸出装置4的侧面设有挡板8;所述的轨道6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弧形轨道和圆形轨道,其中弧形轨道与圆形轨道连通形成一个回路;所述的纱尾挑出装置3、纱尾吸出装置4和剪纱装置2依次设置在圆形轨道上,且剪纱装置2与纱尾吸出装置4的吸风口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道式降落伞救生系统
- 下一篇:光电复合缆